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67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包括废水进水管、脱洗进水管、吸附柱、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废水进水管和脱洗进水管与进水口相连,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连;吸附柱内设有布水器、位于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和用于支撑吸附填料的隔板,布水器与进水口相连,隔板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能充分利用螯合树脂功能基团上的原子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大大提升螯合树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使废水达到排放或者回用标准;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无二次污染、易维护、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加工、冶炼及商品制造活动日益增多。工业和其他生活含铬、镉、镍、汞等重金属的废水排放后,产生的这些重金属会在自然中形成持久性和累积性特征。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金属离子,尤其是有毒重金属的存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逐渐严格,对企业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愈发严格的控制标准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特别是对于某些环境敏感区域,过去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亟待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效率高、易维护和操作简单的低浓度重金属的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效率高、易维护和操作简单的低浓度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包括废水进水管、脱洗进水管、吸附柱、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所述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废水进水管和脱洗进水管通过管道与进水口相连,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通过管道与出水口相连;所述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布水器、位于所述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吸附填料的隔板,所述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所述吸附柱,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过水孔。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柱包括吸附柱本体和封盖,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封盖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吸附柱本体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填料为螯合树脂,所述吸附填料的体积占所述吸附柱内部容积的1/2~3/4。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柱的下部且于吸附填料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沿吸附柱的周向均匀布置有2~4个所述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过水孔为布满隔板的圆孔,所述过水孔的孔径为10~50mm。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贴覆有玻璃纤维膜。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柱的顶部还设有泄压阀。进一步的,所述废水进水管、脱洗进水管、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上各设有一个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结构的合理优化,使螯合树脂功能基团上的原子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更加快速和稳定,能大大提升螯合树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使废水达到排放或者回用标准。同时,本装置还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无二次污染、易维护、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隔板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其中,1、废水进水管,2、脱洗进水管,3、吸附柱,3a、进水口,3b、出水口,3.1、吸附柱本体,3.2、封盖,4、废水出水管,5、脱洗出水管,6、布水器,7、吸附填料,8、隔板,8.1、过水孔,9、观察窗,10、玻璃纤维膜,11、泄压阀,12、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包括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吸附柱3、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具体结构如下: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3a和出水口3b的密封结构。废水进水管1和脱洗进水管2通过管道与进水口3a相连,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通过管道与出水口3b相连。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进水口相连布水器6、位于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7以及用于支撑吸附填料的隔板8。布水器6可使废水均匀的经过吸附填料7,避免因布水不均匀从而降低吸附填料7的利用率。吸附填料7为螯合树脂,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吸附柱3,且吸附填料的体积占吸附柱内部容积的1/2~3/4,螯合树脂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更加稳定,结合力更强,适应性更广。结合参见图2,隔板8水平位于出水口上方,隔板表面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8.1;优选过水孔为布满隔板的孔径为10~50mm的圆孔。进一步的,隔板上表面上贴覆有玻璃纤维膜10,过水孔上贴的玻璃纤维膜用于防止树脂流失,玻璃纤维有很好的耐热性、吸水性小、抗腐及耐酸碱。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吸附柱3包括吸附柱本体3.1和封盖3.2,吸附柱本体和封盖的接口采用螺丝固定,方便拆卸和维护;附柱3顶部设有泄压阀11,也即泄压阀设置在封盖的顶部,当吸附柱3内部压力过大时,可自动卸压。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吸附柱的下部且于吸附填料7的周侧设有至少一个透明的观察窗9,优选吸附柱的周向均匀布置有2~4个观察窗。通过观察窗能及时观察到吸附柱内树脂颜色变化,从而掌握吸附填料是否吸附饱和需要脱洗。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口3a设置在封盖的顶部,出水口3b设置在吸附柱本体的底端,且隔板与出水口之间上下设有一定间距。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上各设有一个控制阀12,优选该控制阀为电磁阀,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根吸附柱并联或串联来处理废水。采用本技术装置进行废水处理时,先关闭脱洗进水管2和脱洗出水管5上的控制阀,打开废水进水管1和废水出水管4上的控制阀,废水经由废水进水管先进入到布水器中,再由布水器均匀布水至吸附柱中,通过吸附柱中的螯合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完成后,废水由废水出水管排出。当螯合树脂吸附饱和后,需进行脱洗和再生。脱洗再生时,关闭废水进水管1和废水出水管4上的控制阀,打开脱洗进水管2和脱洗出水管5上的控制阀,先由脱洗进水管经布水器向吸附柱内通入脱洗液,再通入再生液。脱洗液是高浓度的重金属废液可回收再利用,再生液可收集起来下次再生时再使用,不产生二次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吸附柱(3)、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所述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3a)和出水口(3b)的密封结构,进水口(3a)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水管(1)和脱洗进水管(2)相连,出水口(3b)通过管道与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相连;所述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布水器(6)、位于所述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7)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吸附填料的隔板(8),所述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所述吸附柱(3),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过水孔(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吸附柱(3)、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所述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3a)和出水口(3b)的密封结构,进水口(3a)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水管(1)和脱洗进水管(2)相连,出水口(3b)通过管道与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相连;所述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布水器(6)、位于所述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7)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吸附填料的隔板(8),所述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所述吸附柱(3),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过水孔(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吸附柱本体(3.1)和封盖(3.2),所述进水口(3a)设置在所述封盖的顶部,所述出水口(3b)设置在所述吸附柱本体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填料(7)为螯合树脂,所述吸附填料的体积占所述吸附柱内部容积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斌言海燕王喜徐德良陈亚利曹文娟刘烨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