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67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包括废水进水管、脱洗进水管、吸附柱、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废水进水管和脱洗进水管与进水口相连,废水出水管和脱洗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连;吸附柱内设有布水器、位于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和用于支撑吸附填料的隔板,布水器与进水口相连,隔板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能充分利用螯合树脂功能基团上的原子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大大提升螯合树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使废水达到排放或者回用标准;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无二次污染、易维护、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加工、冶炼及商品制造活动日益增多。工业和其他生活含铬、镉、镍、汞等重金属的废水排放后,产生的这些重金属会在自然中形成持久性和累积性特征。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金属离子,尤其是有毒重金属的存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逐渐严格,对企业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愈发严格的控制标准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特别是对于某些环境敏感区域,过去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亟待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效率高、易维护和操作简单的低浓度重金属的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效率高、易维护和操作简单的低浓度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包括废水进水管、脱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吸附柱(3)、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所述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3a)和出水口(3b)的密封结构,进水口(3a)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水管(1)和脱洗进水管(2)相连,出水口(3b)通过管道与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相连;所述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布水器(6)、位于所述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7)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吸附填料的隔板(8),所述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所述吸附柱(3),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过水孔(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进水管(1)、脱洗进水管(2)、吸附柱(3)、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所述吸附柱为具有进水口(3a)和出水口(3b)的密封结构,进水口(3a)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水管(1)和脱洗进水管(2)相连,出水口(3b)通过管道与废水出水管(4)和脱洗出水管(5)相连;所述吸附柱内设有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布水器(6)、位于所述布水器下方的吸附填料(7)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吸附填料的隔板(8),所述吸附填料在径向截面上填满所述吸附柱(3),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过水孔(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吸附柱本体(3.1)和封盖(3.2),所述进水口(3a)设置在所述封盖的顶部,所述出水口(3b)设置在所述吸附柱本体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深度处理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填料(7)为螯合树脂,所述吸附填料的体积占所述吸附柱内部容积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斌言海燕王喜徐德良陈亚利曹文娟刘烨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