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45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包括主体、释放仓,所述主体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料管、释放仓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接有第一插环,所述第一插环一体成型设置在释放仓上,所述第一插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插环外侧壁粘接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卡接在第一密封槽中,并且主体与释放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通过增加了喷头数量的形式确保气泡的细密度与弥散度的前提下,对于主体上的喷头出现损坏时,能够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非常便捷,进而用以保证气泡喷射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
本技术涉及环境设备
,具体为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
技术介绍
微纳米气泡产生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超声空化法,分散空气法,溶气释气法,在水处理行业中主要采用分散空气法与溶气释气法,其中溶气释气法,较分散空气法相比,设备要求低,能耗较低,能产生大量均匀微纳米气泡,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尤其对污水的曝气处理;该工艺的核心是在水体中生成足够数量的尺寸适宜,分布均匀的微气泡,气泡的质量是影响气浮净水效率的关键,释放器为溶气释气法中产生微气泡的重要组件,压力溶气水只有通过溶气释放器降压消能后,才能释放出大量的微细气泡,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溶气气泡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气浮工艺的净水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率等,对于现有的微纳米气泡释放器通常只有一个喷嘴进行工作,这就存在着产生的气泡粒径不均匀,难以保证气泡的细密度与弥散度,且其出口水流速度快,对水体冲击大,大部分能量浪费于无用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采用喷头组形式代替单个喷头,喷头组的使用可以减少单个喷嘴的直径,而一定范围内,析出气泡的密集度与喷嘴的直径成反比,因而适当减少喷嘴直径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包括主体(1)、释放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料管(3)、释放仓(2)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料管(4),所述主体(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槽(5),所述第一插槽(5)插接有第一插环(6),所述第一插环(6)一体成型设置在释放仓(2)上,所述第一插槽(5)中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插环(6)外侧壁粘接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卡接在第一密封槽中,并且主体(1)与释放仓(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槽(7),所述第二插槽(7)中插接有第二插环(8),所述第二插槽(7)中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插环(8)外侧壁粘接有第二密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包括主体(1)、释放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料管(3)、释放仓(2)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出料管(4),所述主体(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槽(5),所述第一插槽(5)插接有第一插环(6),所述第一插环(6)一体成型设置在释放仓(2)上,所述第一插槽(5)中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插环(6)外侧壁粘接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卡接在第一密封槽中,并且主体(1)与释放仓(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槽(7),所述第二插槽(7)中插接有第二插环(8),所述第二插槽(7)中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插环(8)外侧壁粘接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卡接在第二密封槽中,所述第二插环(8)一体成型设置在喷头(9)的一端,喷头(9)的数量至少设置有4组,喷头(9)呈环状矩阵式设置,所述喷头(9)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框(11),所述插框(11)插接在第三插槽(10)中,所述第三插槽(10)设置在第二插槽(7)的边侧,所述主体(1)在第三插槽(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2)中包括有凸块(1201)、第一插块(1202)、第二插块(1203)、第一复位弹簧(1204)、第一滑槽(1205)、第二滑槽(1206)、第三插块(1207)、第四插块(1208)、第二复位弹簧(1209)、凹槽(1210)、固定槽(1211),所述凸块(1201)一体成型对称设置在主体(1)上第三插槽(10)的两侧,所述凸块(1201)中设置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方槽、第二方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1205),并且第一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才覃武林陈兴华周杰强秦峰万立应万智敏徐光信严育红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华兴浮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