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所述的承载台架包括框架和顶升机构(2),所述的框架包括龙骨(11)、二根纵梁(13)、多根横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二根纵向支撑板(14)和顶升机构安装板,所述的顶升机构安装板有四块,两两对称地安装在框架纵向两侧的端部,每个顶升机构安装板上开有支腿油缸通孔,所述的顶升机构有四个,四个顶升机构的支腿油缸(22)的活塞杆分别插入四块顶升机构安装板上的支腿油缸通孔中,顶升机构安装板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和支腿油缸(22)缸体前端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的优点,可以实现狭窄场地的组装,能够自主抬升承载台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
本技术属于大型筒形构件移动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需要运送大型重型的筒形构件,比如地铁隧道的盾构机、航天发射的火箭箭体和化工生产的反应塔等等。这些大型筒形构件一般都为金属构造,直径大、重量大,在现场施工中存在移位安装困难的问题。运送大型筒形构件的设备一般为承载车,承载车由承载台架和轮系等组件构成。现有技术中,比如船舶工业中大量应用的、用于运送船舶分段的平板运输车,其多为通用设备,采用橡胶轮胎,价格高昂,承载能力弱,适用于长距离运输。在运送筒形构件时,需要制作专门的台架,安装在平板运输车上,适用性较差。并且,很多而大型筒形构件的施工工地位于地下或者偏远地区,难以将平板运输车这种标准化设备运输到现场。而大型筒形构件因重量大,在承载车轮系换向时,需要将大型筒形构件吊起,之种方式施工条件限制多、工序复杂。因此,为实现承载车要能实现大型筒形构件在有限场地的现场施工中快速承载和短距离移动,需要有方便拆卸安装、结构强度高、能够自主抬升大型筒形构件实现轮系换向的承载台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的优点,可以实现狭窄场地的组装,能够适应大型筒形构件圆弧形筒壁,便于承载,还带有顶升机构,能够自主抬升承载台架,方便承载台架下的承载车轮系换向。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台架包括框架和顶升机构,所述的框架包括龙骨、二根纵梁、多根横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二根纵向支撑板和顶升机构安装板,所述的龙骨位于承载台架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所述的横梁的上缘面具有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配合的弧度,所述的二根纵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和二根纵向支撑板由内向外顺序并对称地布置在龙骨两侧,龙骨、二根纵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和二根纵向支撑板与多根横梁垂直安装形成框架的结构,所述的纵向支撑板为T形钢,T形钢的翼板上表面为长方条形的平面,该长方条形的平面高于多根横梁上缘面形成的空间平面,在承载筒形构件时,该长方条形的平面直接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接触,所述的顶升机构安装板有四块,两两对称地安装在框架纵向两侧的端部,每个顶升机构安装板上开有支腿油缸通孔,所述的顶升机构顶升架和支腿油缸,所述的顶升架包括支撑板挂槽板、竖板、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所述的油缸活塞封头板与竖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的承载斜板的一端连接在竖板的上端,承载斜板与油缸活塞封头板之间具有夹角并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板挂槽板与竖板的下端连接并位于安装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的竖板的另一侧,支撑板挂槽板上有与竖板平行的凸条,该凸条和竖板之间形成挂槽,所述的支腿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油缸活塞封头板的下表面,所述的顶升机构有四个,四个顶升机构的支腿油缸的活塞杆分别插入四块顶升机构安装板上的支腿油缸通孔中,顶升机构安装板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和支腿油缸缸体前端盖之间。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有多块,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相邻的横梁的位于龙骨同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用于安装承载车的轮系。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承载台架的框架分为首段、中段和尾段三部分,首段、中段和尾段中的每段的横梁分为二个端横梁和多个中间横梁,首段和尾段一端的端横梁分别与中段两端的端横梁对接并用螺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为可独立运行的首段、中段和尾段,而每段又由左右两部分连接而成,这三段可分可合,大型筒形构件可在整个台架两根纵梁上无障碍滑动;但前后两端设置了挡块,以防上下坡时大型筒形构件自身滑行;2)承载台架的框架采用T形钢制成的支撑板用于承载平衡大型筒形构件,T形钢的抗弯和抗变形能力高,也不会使大型筒形构件直接接触框架,造成框架变形;3)本技术的的承载台架带有的顶升机构具有二个承载面,一个是倾斜的承载斜板,其用于临时顶起承载台架承载的重型筒形构件,另一个是支撑板挂槽板,其用于挂起承载台架能够进行承载车轮系换向;4)顶升机构的四个倾斜的承载斜板就能够平稳地抬起重型筒形构件,使重型筒形构件在放下时,不会对承载台架造成很大的冲击;5)顶升机构的支撑板挂槽板上具有凸条形成挂槽,在挂起承载台架时,不会造成滑脱事故;6)顶升机构在不使用时,可以挂在承载台架上的顶升机构安装板上,方便携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的顶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2顶升机构,11龙骨,12端横梁,13纵梁,14纵向支撑板,15中间横梁,16承力圆管,17安装座,21顶升机构顶升架,支腿油缸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台架包括框架和顶升机构2。所述的框架包括龙骨11、二根纵梁13、多根横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二根纵向支撑板14、安装座17和顶升机构安装板,所述的龙骨11位于承载台架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所述的横梁的上缘面具有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配合的弧度,所述的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由内向外顺序并对称地布置在龙骨11两侧,龙骨11、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与多根横梁垂直安装形成框架的结构,所述的纵向支撑板14为T形钢,T形钢的翼板上表面为长方条形的平面,该长方条形的平面高于多根横梁上缘面形成的空间平面,在承载筒形构件时,该长方条形的平面直接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接触,所述的安装座17有多块,安装座17固定安装在相邻的横梁的位于龙骨11同一侧的两个端部之间,用于安装承载车的轮系。所述的承载台架的框架分为首段、中段和尾段三部分,首段、中段和尾段中的每段的横梁分为二个端横梁12和多个中间横梁15,首段和尾段一端的端横梁12分别与中段两端的端横梁12对接并用螺栓固定所述的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上为结构强力构件,也可用于安装承载车的轮系。所述的顶升机构安装板有四块,两两对称地安装在框架纵向两侧的端部,每个顶升机构安装板上开有支腿油缸通孔。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21和支腿油缸22,所述的顶升架21包括支撑板挂槽板、竖板、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所述的油缸活塞封头板与竖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的承载斜板的一端连接在竖板的上端,承载斜板与油缸活塞封头板之间具有夹角并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板挂槽板与竖板的下端连接并位于安装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的竖板的另一侧,支撑板挂槽板上有与竖板平行的凸条,该凸条和竖板之间形成挂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台架包括框架和顶升机构(2),/n所述的框架包括龙骨(11)、二根纵梁(13)、多根横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二根纵向支撑板(14)和顶升机构安装板,所述的龙骨(11)位于承载台架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所述的横梁的上缘面具有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配合的弧度,所述的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由内向外顺序并对称地布置在龙骨(11)两侧,龙骨(11)、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与多根横梁垂直安装形成框架的结构,所述的纵向支撑板(14)为T形钢,T形钢的翼板上表面为长方条形的平面,该长方条形的平面高于多根横梁上缘面形成了空间平面,在承载筒形构件时,该长方条形的平面直接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接触,/n所述的顶升机构安装板有四块,两两对称地安装在框架纵向两侧的端部,每个顶升机构安装板上开有支腿油缸通孔,/n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21)和支腿油缸(22),所述的顶升架(21)包括支撑板挂槽板、竖板、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所述的油缸活塞封头板与竖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的承载斜板的一端连接在竖板的上端,承载斜板与油缸活塞封头板之间具有夹角并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板挂槽板与竖板的下端连接并位于安装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的竖板的另一侧,支撑板挂槽板上有与竖板平行的凸条,该凸条和竖板之间形成挂槽,所述的支腿油缸(22)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油缸活塞封头板的下表面,/n所述的顶升机构有四个,四个顶升机构的支腿油缸(22)的活塞杆分别插入四块顶升机构安装板上的支腿油缸通孔中,顶升机构安装板位于油缸活塞封头板和支腿油缸(22)缸体前端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台架包括框架和顶升机构(2),
所述的框架包括龙骨(11)、二根纵梁(13)、多根横梁、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二根纵向支撑板(14)和顶升机构安装板,所述的龙骨(11)位于承载台架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所述的横梁的上缘面具有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配合的弧度,所述的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由内向外顺序并对称地布置在龙骨(11)两侧,龙骨(11)、二根纵梁(13)、二根纵向承力圆管(16)和二根纵向支撑板(14)与多根横梁垂直安装形成框架的结构,所述的纵向支撑板(14)为T形钢,T形钢的翼板上表面为长方条形的平面,该长方条形的平面高于多根横梁上缘面形成了空间平面,在承载筒形构件时,该长方条形的平面直接与筒形构件的筒体外表面接触,
所述的顶升机构安装板有四块,两两对称地安装在框架纵向两侧的端部,每个顶升机构安装板上开有支腿油缸通孔,
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架(21)和支腿油缸(22),所述的顶升架(21)包括支撑板挂槽板、竖板、承载斜板和油缸活塞封头板,所述的油缸活塞封头板与竖板的下端垂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朋金,顾洪俭,宫学君,尤晓梦,董书滨,张康,赵康林,沈婷婷,李义华,倪海,周泽民,李铁力,朱英会,张海国,肖利星,王书峰,黄邦明,岳新晖,李志军,张兆军,张成勇,杨同辉,孙付金,周洋洋,喻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