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及采血管自动备管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98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及采血管自动备管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管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座、第二驱动机构、胶管盒、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连接座升降,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胶管盒转动,胶管盒的两侧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胶管盒转动时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转动,使采血管从左侧或右侧滑出胶管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血管用出管装置,设置在自动备管设备的箱体内,若信息由设备左侧输入,则采血管从设备的左侧吐出口吐出;若信息由设备右侧输入,则采血管从设备的右侧吐出口吐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及采血管自动备管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及采血管自动备管设备。
技术介绍
患者在医院就诊看病时,医生通常需要采血,医院获得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分析,使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便对症下药,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医生对患者就诊完成后,在系统中输入患者需采取的血液样本信息,由医院护士对患者进行抽血采样。医院中采血所用的采血管,采血管的管帽分为不同的颜色,对应着对患者不同部位的检测,护士抽血时,根据患者的身份信息登录系统后,根据医生开具的采样信息,采用对应管帽颜色的采血管对患者抽血取样,并在采样后的采血管上粘贴上标签,以供检测人员对患者的血样进行分析检测。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患者抽血取样后,由护士手动在采血管上粘贴标签,工作效率较低;且由于患者可能一次采集多个血液样本,以对不同的部位检测,这样患者就需要多个不同管帽颜色的采血管,护士在粘贴标签时,容易出现贴错的风险。因此行业内需要一种采血管自动备管设备,采血管存放在设备内,护士输入患者就诊信息后,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座、第二驱动机构、胶管盒、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n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n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座升降;/n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胶管盒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胶管盒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管盒转动;/n所述胶管盒包括:盒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n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盒体连接;/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座、第二驱动机构、胶管盒、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
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座升降;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胶管盒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胶管盒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管盒转动;
所述胶管盒包括:盒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盒体连接;
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主齿轮、第一联动齿轮和第一弧形板;
所述第一主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第一弧形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弧形板设有第一齿纹;
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且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齿轮和所述第一齿纹均啮合设置;
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主齿轮、第二联动齿轮和第二弧形板;
所述第二主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第二弧形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弧形板设有第二齿纹;
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齿轮和所述第二齿纹均啮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板;
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板;
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
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内;
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主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移动;
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主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用出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伺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公胜李正李士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