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还包括有轨道顶点、翻罐笼和至少两条轨道,所述轨道顶点和翻罐笼分别位于主井两侧,所述主井位于其中一条轨道旁;所述轨道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连接翻罐笼,其另一端通过轨道连接轨道顶点;所述翻罐笼内设有触发蓄能器。本结构的联动轨道线通过轨道变坡、推车器和触发蓄能器的配合工作,实现矿车自动可靠运行;不受矿车装满率、矿车型号、数量等限制影响,能够适用于各种罐笼提升矿车的工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高效,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减少岗位操作人员。同时易于安装维修,故障率低,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
本技术涉及矿山矿车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车地表运输轨道线,用于矿车的自动运输。
技术介绍
矿山主井提升的井口地表自动运输联动轨道线是主井提升、地表运输不可缺少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井口出矿效率、保障安全、减少岗位操作人员、节约成本。在矿车提升任务不重的矿山主井井口运输线路,通常使用简单的手动或半自动的运输线路。当地表矿车运输的任务十分频繁时,使用简单的手动或半自动的运输线路就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矿井地表运输所应用的联动线常见有:人工式联动线、半自动式联动线、机械传动联动线等。这些联动线在应用中都有局限性或明显的缺陷,如人工联动线在应用中需要人工拉车、人工推车上罐,劳动强度大、速度慢。半自动式联动线、机械传动联动线受限于矿车运行方向和距离,不能全程自动化。针对井口联动轨道线的设计要求:安全性能可靠,运行速度和时间适当,不得超过安全速度冲击井口;能自动运行(滑行),减少岗位操作人员;尽量利用机械联锁或自动控制,避免添加额外动力;结构简单,环节少,灵敏可靠;便于检修等等。比如公开号为CN102220879B的矿山地下运输车场包括:多条运输巷道,所述多条运输巷道沿第一方向穿过矿脉且彼此间隔开;多列运输车,所述多列运输车分别沿所述多条运输巷道往复运动;卸载破碎站,所述卸载破碎站位于所述矿体外侧且设在所述多条运输巷道的一端;主井,所述主井设在所述矿体外负责提升破碎站破碎后的矿废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山地下运输车场,所述多条运输巷道主体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成单线设置,克服了传统的多条环形运输巷道因拐弯较多而导致运输距离过大、运输线路紧张以及因运输巷道断面增加而使得基建投资增加的缺陷,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并且明显减少设备及基建投资。该方案设备较多,基建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矿车装满率、矿车型号、数量等限制,能够应用于各种罐笼提升矿车的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还包括有轨道顶点、翻罐笼和至少两条轨道,所述轨道顶点和翻罐笼分别位于主井两侧,所述主井位于其中一条轨道旁;所述轨道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连接翻罐笼,其另一端通过轨道连接轨道顶点;所述翻罐笼内设有触发蓄能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于主井旁的轨道连通至翻罐笼的方向通过弹簧道岔连接废石回收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顶点通过轨道连接矿车修理点。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上设有推车器,所述推车器配有推车卷扬,所述推车卷扬配有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设有起伏段。本技术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的联动轨道线通过轨道变坡、推车器和触发蓄能器的配合工作,实现矿车自动可靠运行;不受矿车装满率、矿车型号、数量等限制影响,能够适用于各种罐笼提升矿车的工况。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高效,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减少岗位操作人员。同时易于安装维修,故障率低,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工作流程图。图中所示:1主井,2轨道,3翻罐笼,4触发蓄能器,5弹簧道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1,还包括有轨道顶点、翻罐笼3和至少两条轨道2,所述轨道顶点和翻罐笼3分别位于主井1两侧,所述主井1位于其中一条轨道2旁;所述轨道2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5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连接翻罐笼3,其另一端通过轨道连接轨道顶点;所述翻罐笼3内设有触发蓄能器4。在运输线路上铺设不同坡度轨道,分为重车线、空车线、空车回车线三部分。弹簧道岔铺设在两个不同运输方向轨道的分岔口。卸矿翻罐笼在重车线的末端、矿仓上方。触发蓄能器安装在翻罐笼不进出矿车的另一侧。推车卷扬安装在空车线的上坡段和井口推车段。传感器和推车卷扬配套,安装在运输轨道的下方。利用轨道的不同坡度和布置于不同位置的弹簧道岔,使矿车保持合理的运行方向和速度,并保持运行的连续性。当装满矿石的矿车提升到井口停稳后,矿车以一定速度被推出罐笼,并沿重车线自主滑行,经重车线进入翻罐笼,重车压缩触发蓄能器的受力杆后停止。翻罐笼旋转将矿车内矿石卸入矿仓,旋转复位后,触发蓄能器受力杆被触发释放被压缩的机械能,推动已卸空的矿车以一定速度退出翻罐笼。空车滑入空车线,在空车线坡底的传感器感应后启动推车卷扬,推车卷扬推动空矿车上坡。空车到达坡顶后开始下坡滑行,经过弹簧道岔后转为上坡,以惯性到达空车线端部的顶点,将运动动能转化为势能,当运行速度降为零时矿车开始折返。折返的空车滑入空车回车线,进入空车线存车段。由井口控制室操作人员根据主井提升的进度,人工控制或自行启动,井口的推车卷扬推空车进入主井的罐笼。实施例1,如图2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1,还包括有轨道顶点H、翻罐笼3和至少两条轨道2,轨道G-I-J-C段和轨道G-F-C段,两条轨道轨道2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5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C-D段连接翻罐笼3,其另一端通过轨道G-H段连接轨道顶点H;所述翻罐笼3内设有触发蓄能器4。在矿车运行中,其轨道E-F段,G-H段,L-A1段为上坡路段,设有推车器;轨道C-E段、A2-B段,F-G段为下坡路段。A2-D段为重车线段,C-E-F-G-H为空车线段,G-I-J-K-L-A1为空车回车线段,B-N段为废石道,I-M为矿车修理段。某矿山使用主井提升,固定式矿车(0.7m3)出矿,罐笼长宽4000×1450mm2,各出矿水平设有推车器和摇台,井口、井底两设有罐笼液压升降装置。当装满矿石的矿车(简称重车)提升到井口停稳后,井口操作人员启动空车回车线下的推车卷扬,推动空车上罐笼。在罐笼内空车推出重车,重车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罐笼。重车沿重车线自主滑行,经B点弹簧道岔、C点弹簧道岔,进入翻罐笼D点,压缩触发蓄能器的受力杆后停止。翻罐笼旋转将矿石卸入矿仓,旋转复位后,触发蓄能器受力杆释放被压缩的动能,推动被卸空的矿车以一定速度退出翻罐笼。空车滑行到C点弹簧道岔时,滑入空车线C-E段。到达坡底E点后,传感器自动感应,推车卷扬开始工作,推动空车由E点上升到F点,完成矿车上坡。空车从坡顶F点开始下坡滑行,经G点再上坡到达H点,将运动动能转化为势能,当运行速度为零时矿车折返。折返的空车由H点起步,滑入空车回车线,经弹簧道岔G点、弹簧道岔I点、J点,进入空车线存车段J-K-L。由井口控制室操作人员根据主井提升的需要,人工控制或自行启动(两者模式由井口操作人员切换)井口推车卷扬,推空车进入罐笼。装有废石的矿车经弹簧道岔B点进入废石道N。...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轨道顶点、翻罐笼(3)和至少两条轨道(2),所述轨道顶点和翻罐笼(3)分别位于主井(1)两侧,所述主井(1)位于其中一条轨道(2)旁;所述轨道(2)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5)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连接翻罐笼(3),其另一端通过轨道连接轨道顶点;所述翻罐笼(3)内设有触发蓄能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包括主井(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轨道顶点、翻罐笼(3)和至少两条轨道(2),所述轨道顶点和翻罐笼(3)分别位于主井(1)两侧,所述主井(1)位于其中一条轨道(2)旁;所述轨道(2)两侧分别通过弹簧道岔(5)相汇合,一端通过轨道连接翻罐笼(3),其另一端通过轨道连接轨道顶点;所述翻罐笼(3)内设有触发蓄能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井口地表矿车自动运输的联动轨道线,其特征是所述位于主井(1)旁的轨道连通至翻罐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改汪名海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股份安庆月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