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玉林专利>正文

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77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地基、发射线圈,地基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内壁焊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左侧可旋转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左端与平衡座可旋转连接,驱动杆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上方的无线充电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下方固定安装有抗压板,抗压板下方设置有第一中空套,第一中空套与下方的第二中空套滑动连接,且第一中空套与第三中空套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方便进行车辆的无线充电工作,减少装置非工作状态下的损伤,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和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接电可进行无线充电,当车辆不需要充电时,控制抗压板位于与车辆接触,可减少车辆碾压对无线充电板的伤害,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可降低震动对装置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属于车辆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电动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所以电动车充电方面的技术继续发展进步,目前的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地面容易损坏,在无线无线充电板的安装放置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方便进行车辆的无线充电工作,减少装置非工作状态下的损伤,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和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接电可进行无线充电,当车辆不需要充电时,伺服电机的动力经过减速器和驱动杆的传动作用,使无线充电板旋转180度,此时抗压板将与车辆接触,可减少车辆碾压对无线充电板的伤害,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当抗压板受压力发生震动时,第一中空套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降低震动对装置的损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地基、发射线圈,所述地基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焊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左侧的减速器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支撑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左侧可旋转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左端与平衡座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杆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上方的无线充电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安装有抗压板,所述抗压板下方设置有第一中空套,所述第一中空套与下方的第二中空套滑动连接,且第一中空套与第三中空套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中空套与第三中空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中空套固定安装在地基上。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座位于地基的右上端,所述平衡座设置在地基的左上方,且平衡座与地基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驱动杆的右端与支撑套筒间隙配合,且支撑套筒与减速器焊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平衡座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驱动杆的左端连接配合,所述滚动轴承右侧设置有限位套筒,且限位套筒与驱动杆过渡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中空套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与第二中空套过渡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中空套下方粘接有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二限位套与第三中空套间隙配合,所述减震弹簧穿过第一中空套和第二中空套延伸至第三中空套的底端。进一步而言,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无线充电板上,且发射线圈与车载的接收线圈配合。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方便进行车辆的无线充电工作,减少装置非工作状态下的损伤,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和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接电可进行无线充电,当车辆不需要充电时,伺服电机的动力经过减速器和驱动杆的传动作用,使无线充电板旋转180度,此时抗压板将与车辆接触,可减少车辆碾压对无线充电板的伤害,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当抗压板受压力发生震动时,第一中空套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降低震动对装置的损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中空套、第二中空套和第三中空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的限外套筒、驱动杆和无线充电板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地基;2、支撑座;3、伺服电机;4、传动轴;5、减速器;6、驱动杆;7、支撑套筒;8、滚动轴承;9、限位套筒;10、平衡座;11、支撑板;12、无线充电板;13、抗压板;14、减震弹簧;15、第一中空套;16、第一限位套;17、第二中空套;18、第二限位套;19、第三中空套、20、发射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地基1、发射线圈20,地基1上方安装有支撑座2,支撑座2内壁焊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为MAC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可预先根据无线充电板12旋转180度需要的转数对伺服电机3进行设置,伺服电机3与左侧的减速器5通过传动轴4连接,减速器5与支撑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减速器5左侧可旋转连接有驱动杆6,驱动杆6的左端与平衡座10可旋转连接,驱动杆6上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与上方的无线充电板12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下方固定安装有抗压板13,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抗压板13下方设置有第一中空套15,第一中空套15与下方的第二中空套17滑动连接,且第一中空套15与第三中空套19通过减震弹簧14连接,第二中空套17与第三中空套19滑动连接,第三中空套19固定安装在地基1上,地基1支撑第三中空套19工作。支撑座2位于地基1的右上端,平衡座10设置在地基1的左上方,且平衡座10与地基1固定连接,驱动杆6的右端与支撑套筒7间隙配合,且支撑套筒7与减速器5焊接,平衡座10安装有滚动轴承8,滚动轴承8与驱动杆6的左端连接配合,使驱动杆6运转平稳,减少驱动杆6负荷不均匀带来的损伤,滚动轴承8右侧设置有限位套筒9,实现对滚动轴承8的运动限制,且限位套筒9与驱动杆6过渡配合,第一中空套15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套16,第一限位套16与第二中空套17过渡配合,第二中空套17下方粘接有第二限位套18,第二限位套18与第三中空套19间隙配合,减震弹簧14穿过第一中空套15和第二中空套17延伸至第三中空套19的底端,第一中空套15在第二中空套17支撑下工作,第三中空套19支撑减震弹簧14、第一中空套15和第二中空套17工作,发射线圈20设置在无线充电板12上,发射线圈20为无线充电器发射端模块mini线圈,将发射线圈20连接电源,且发射线圈20与车载的接收线圈配合,当车辆行驶到无线充电板12上方,发射线圈20与接收线圈利用电磁感应,使接收线圈产生一定的电流对车辆进行充电。本技术工作原理:将支撑座2和平衡座10安装到预先建造的地基1上,再将减震弹簧14、第一中空套15、第二中空套17和第三中空套19组成的组合体安装到地基1上,接着装入滚动轴承8并与驱动杆6实现连接,给无线充电板12接电,车主驾驶车辆处于无线充电板12上,将会进行充电,发射线圈20与接收线圈利用电磁感应,使接收线圈产生一定的电流对车辆进行充电,当不需要进行充电工作时,控制伺服电机3运转,经过传动轴4、减速器5和驱动杆6的传动作用,使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地基(1)、发射线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方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内壁焊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与左侧的减速器(5)通过传动轴(4)连接,所述减速器(5)与支撑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5)左侧可旋转连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的左端与平衡座(10)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杆(6)上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与上方的无线充电板(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下方固定安装有抗压板(13),所述抗压板(13)下方设置有第一中空套(15),所述第一中空套(15)与下方的第二中空套(17)滑动连接,且第一中空套(15)与第三中空套(19)通过减震弹簧(14)连接,所述第二中空套(17)与第三中空套(19)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中空套(19)固定安装在地基(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地基(1)、发射线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方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内壁焊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与左侧的减速器(5)通过传动轴(4)连接,所述减速器(5)与支撑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5)左侧可旋转连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的左端与平衡座(10)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杆(6)上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与上方的无线充电板(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下方固定安装有抗压板(13),所述抗压板(13)下方设置有第一中空套(15),所述第一中空套(15)与下方的第二中空套(17)滑动连接,且第一中空套(15)与第三中空套(19)通过减震弹簧(14)连接,所述第二中空套(17)与第三中空套(19)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中空套(19)固定安装在地基(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位于地基(1)的右上端,所述平衡座(10)设置在地基(1)的左上方,且平衡座(10)与地基(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玉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