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2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所述预成型体芯层增强织物由碳纤维/芳纶纬编混杂双轴向织物或芳纶纬编双轴向织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经多组合铺层而成,所述预成型体的外侧刚性增强层及内侧加固层由八枚缎纹碳纤维缎纹织物铺层而成;所述纬编双轴向织物具有极好的成型性和保型性,在铺层过程中无须裁成小片,整块织物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多曲面预成型体或类球体结构,可实现无切口铺层技术。所述预成型体通过树脂模塑传递技术制备成高刚度、小变形的超薄壳体,在降低整体重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耐穿刺性能,可用于超轻飞行员头盔及多曲面复杂结构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
本技术涉及多曲面壳体用预成型体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多曲面壳体主要有:塑胶壳体、铝型材壳体、钣金壳体、不锈钢壳体等。因为这些材料呈现各向同性,所以在壳体的制造过程较为简单。而随着壳体使用功能和应用环境的改变,这些传统的壳体因质量重和强度低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正常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高模等性能著称,是发展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新能源及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在多曲率曲面壳体方面的应用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由于多曲率曲面呈现出不平整的表面状态,导致织物很难完全贴合,因此需要将织物裁成小片,进行拼接铺覆。织物的裁剪会产生大量边角废料,不但降低材料利用率,增加成本,还会增加时间成本。另,而拼接铺覆会导致织物的力学强度损伤,不利于材料整体强度的提高。且在壳体成型过程中可能由于成型工艺操作不当,使拼接部位不能完全贴合,造成复合材料壳体的“弱区”,在受力过程中容易产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预成型体包括外层刚性增强层、中间功能层和内侧加固层,所述外层刚性增强层和内侧加固层由八枚缎纹碳纤维织物铺层而成,所述中间功能层选用碳纤维/芳纶纬编混杂双轴向织物或芳纶纬编双轴向织物中的一种或两种铺层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预成型体包括外层刚性增强层、中间功能层和内侧加固层,所述外层刚性增强层和内侧加固层由八枚缎纹碳纤维织物铺层而成,所述中间功能层选用碳纤维/芳纶纬编混杂双轴向织物或芳纶纬编双轴向织物中的一种或两种铺层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芳纶纬编混杂双轴向织物和芳纶纬编双轴向织物的衬经纱和衬纬纱在织物中呈分层铺覆状态,而非交织状态,因此可以“自由”滑动和转动,成型过程中经纬纱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化,在铺层过程中无须裁成小片,整块织物即可形成一个连续的无切口多曲面预成型体或类球体织物,可实现无切口铺层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枚缎纹碳纤维织物,相互间隔距离有规律而均匀,解决纤维滑移问题的同时使织物分布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层增强织物为连续无切口的多曲面壳体用超薄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芳纶纬编混杂双轴向织物和芳纶纬编双轴向织物面密度在10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利张策陈光伟史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