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50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主要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抛丸室顶部,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通过吊钩托架组随着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采用“大间隙多迷宫刚性密封技术”制作成多层刚性迷宫密封,抛丸室顶部多层迷宫防护和吊钩机构多层迷宫防护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层严密的迷宫,多层迷宫护板均采用向下倾斜形式,可使附着的弹丸滑落回抛丸室内;多层迷宫通道为高耐磨合金板刚性密封,使用寿命长,消除了传统密封橡胶、毛刷等柔性件容易损坏的问题,彻底解决了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弹丸飞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式吊钩抛丸清理机是通过吊钩承载铸锻件及焊接件进入密闭的抛丸室内,弹丸(钢丸或钢砂)填充在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内,钢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成扇形散射状的粒子流,高速飞行的弹丸击打到工件表面上,将工件表面的氧化层、残余粘砂或焊渣等附属物进行剥离,从而达到清理工件表面的目的。在清理的过程中,抛丸室顶部传统形式的顶部密封装置密封不严或容易损坏导致高速抛射的弹丸会从抛丸室顶部吊钩通行的缝道中不断地飞溅出抛丸室,造成抛丸室顶部弹丸飞溅严重现象,极易伤害到抛丸机周围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传统形式的顶部密封采用橡胶板及密封毛刷,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密封方式效果较差,尤其是密封磨损、老化后,会有大量钢丸从顶部飞溅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抛丸室顶部密封弹丸飞溅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抛丸室顶部,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通过吊钩托架组随着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行走,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包括壳体、壳体顶盖和多层壳体护板组,多层壳体护板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顶盖设置在壳体顶部,壳体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壳体护板且两块壳体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分别是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和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一吊钩护板组,第一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一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二吊钩护板组,第二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二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壳体护板组与第一吊钩护板组和第二吊钩护板组交叉布置。优选的,吊钩托架组包括第一吊钩托架和第二吊钩托架,第一吊钩托架包括第一吊钩连接轴和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第一吊钩护板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连接,第二吊钩托架包括第二吊钩连接轴和两个第二吊钩护板连接杆,第二吊钩护板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第二吊钩护板连接杆连接。优选的,第一吊钩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第二吊钩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第一吊钩护板组和第二吊钩护板组相邻设置。优选的,第一吊钩护板和第二吊钩护板沿长度方向上下搭接40~60mm。优选的,壳体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优选的,壳体和壳体顶盖之间设置有多块第一筋板。优选的,壳体护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多块第二筋板。优选的,壳体护板、第一吊钩护板和第二吊钩护板均采用高耐磨性能钢板。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整体采用“大间隙多迷宫刚性密封技术”制作成多层刚性迷宫密封,抛丸室顶部多层迷宫防护和吊钩机构多层迷宫防护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层严密的迷宫,多层迷宫护板均采用向下倾斜形式,可使附着的弹丸滑落回抛丸室内;多层迷宫通道为高耐磨合金板刚性密封,使用寿命长,消除了传统密封橡胶、毛刷等柔性件容易损坏的问题,消除了传动密封顶部机动密封门等繁琐动作的问题,彻底解决了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弹丸飞溅问题,为安全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抛丸室顶部;2、壳体顶盖;3、第一吊钩护板;4、第一吊钩连接轴;5、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6、壳体护板;7、第一吊钩;8、第二吊钩;9、第二吊钩护板;10、第二吊钩护板连接杆;11、第二吊钩连接轴;12、第一筋板;13、壳体;14、第二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包括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抛丸室顶部1,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通过吊钩托架组随着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图中未画出)行走,吊钩托架组包括第一吊钩托架和第二吊钩托架,第一吊钩托架包括第一吊钩连接轴4和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5,第一吊钩护板3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5连接,第二吊钩托架包括第二吊钩连接轴11和两个第二吊钩护板连接杆10,第二吊钩护板9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第二吊钩护板连接杆10连接,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包括壳体13、壳体顶盖2和多层壳体护板组,多层壳体护板组设置在壳体13内,壳体顶盖2设置在壳体13顶部,壳体13和壳体顶盖2之间设置有多块第一筋板12,壳体护板6和壳体13之间设置有多块第二筋板14,壳体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壳体护板6且两块壳体护板6均向下倾斜设置,壳体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分别是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和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一吊钩护板组,第一吊钩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第一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吊钩护板3且两块第一吊钩护板3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二吊钩护板组,第二吊钩护板组的数量是至少2层,第二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吊钩护板9且两块第二吊钩护板9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吊钩护板组和第二吊钩护板组相邻设置,第一吊钩护板3和第二吊钩护板9沿长度方向上下搭接40~60mm,壳体护板组与第一吊钩护板组和第二吊钩护板组交叉布置,壳体护板6、第一吊钩护板3和第二吊钩护板9均采用高耐磨性能钢板。第一吊钩7设置在第一吊钩连接轴4下端,第二吊钩8设置在第二吊钩连接轴11下端,采用“大间隙多迷宫刚性密封技术”,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设置在抛丸室顶部1,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随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行走,当吊钩机构进入抛丸室后,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即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层严密的迷宫式防护,一层层交错设置,形成迷宫,铸锻件或焊接件设置在第一吊钩7和第二吊钩8上进入抛丸室内,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弹丸(钢丸或钢砂)以扇形散射状的粒子流高速击打到工件表面上,将工件表面的氧化层、残余粘砂或焊渣等附属物进行剥离,在清理的过程中,高速抛射的弹丸进入抛丸室后,通过多层壳体护板组以及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和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迷宫通道的阻挡、弹丸交错反弹及转向,弹丸飞溅速度不断衰减,弹丸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弹丸全部回落到抛丸室内,抛丸室顶部没有弹丸飞溅现象,所有护板均采用向下倾斜形式,可使附着的弹丸滑落回抛丸室内,第一吊钩护板3和第二吊钩护板9沿长度方向上下搭接40~60mm,保证吊钩之间连接处密封严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所述的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抛丸室顶部,所述的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通过吊钩托架组随着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行走,所述的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包括壳体、壳体顶盖和多层壳体护板组,所述的多层壳体护板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壳体顶盖设置在所述的壳体顶部,所述的壳体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壳体护板且两块壳体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分别是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和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所述的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一吊钩护板组,所述的第一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一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二吊钩护板组,所述的第二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二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壳体护板组与所述的第一吊钩护板组和所述的第二吊钩护板组交叉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和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所述的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抛丸室顶部,所述的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通过吊钩托架组随着抛丸系统的吊钩机构行走,所述的抛丸室顶部防护组件包括壳体、壳体顶盖和多层壳体护板组,所述的多层壳体护板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壳体顶盖设置在所述的壳体顶部,所述的壳体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壳体护板且两块壳体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两个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分别是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和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所述的第一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一吊钩护板组,所述的第一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一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吊钩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多层第二吊钩护板组,所述的第二吊钩护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吊钩护板且两块第二吊钩护板均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壳体护板组与所述的第一吊钩护板组和所述的第二吊钩护板组交叉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式吊钩抛丸机抛丸室顶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托架组包括第一吊钩托架和第二吊钩托架,所述的第一吊钩托架包括第一吊钩连接轴和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所述的第一吊钩护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的两个第一吊钩护板连接杆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均杨洪英王殿光秦玉广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万通铸造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