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距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50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7
一种变距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运动,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及多个第一夹持机构,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的两个夹爪,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两个所述夹爪抓取或释放工件。该变距夹持装置能自动抓取多个工件,并能够同时调节多个工件的间距,提升了抓取效率和上下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距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变距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经常需要夹持产品以进行上料和下料。例如,在对电子产品壳体进行喷砂的制程中,需要将电子产品壳体上料到喷砂机台中,喷砂完成后进行下料。由于上料和下料时产品之间的间距可能不同,传统的机械手较难实现同时调节多个产品的间距,目前通常是由人工抓取多个壳体进行上下料。然而,人工作业的方式人力成本较高,且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变距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变距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运动,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及多个第一夹持机构,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的两个夹爪,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两个所述夹爪抓取或释放工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夹持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夹持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所述夹爪的一端可滑动地收容于相应的所述滑动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安装板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定位和按压工件。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安装板上还设有感应器,用于感测是否有来料产品。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爪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抵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相背于另一所述夹爪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抵持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孔;所述变距夹持装置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至少一导杆,所述导杆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中,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沿所述导杆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部及与所述安装部垂直连接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所述导杆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述变距夹持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夹持机构夹持多个工件,并通过第一驱动件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间距,从而调节多个第一夹持机构的间距,因此,变距夹持装置不仅能自动抓取多个工件,还能够同时调节多个工件的间距,从而适应需变距上下料的生产制程,该变距夹持装置提升了抓取效率和上下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变距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变距夹持装置中第一夹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夹持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申请提出一种变距夹持装置,用于同时抓取多个工件并调节多个工件之间的距离。请参照图1,变距夹持装置100包括第一调节板10、第二调节板20、第一驱动件30和多个第一夹持机构40。第二调节板20和第一调节板10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30与第一调节板10和/或第二调节板20相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调节板10和/或第二调节板20移动,使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20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第一夹持机构40分别与第一调节板10或第二调节板20相连接,每个第一夹持机构40用于夹持一个工件200。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每个第一夹持机构40包括第二驱动件41和与第二驱动件41相连接的两个夹爪42,第二驱动件41用于驱动两个夹爪42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两个夹爪42抓取或释放工件20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41为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个活塞杆分别与两个夹爪42相连接,以驱动两个夹爪42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41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第二驱动件41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连接两个夹爪42。变距夹持装置100通过多个第一夹持机构40夹持多个工件200,并通过第一驱动件30调节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20的间距,从而调节多个第一夹持机构40的间距,因此,变距夹持装置100不仅能自动抓取多个工件,还能够同时调节多个工件200的间距,从而适应需变距上下料的生产制程,该变距夹持装置100提升了抓取效率和上下料的效率。具体地,每个夹爪42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421和抵持部422,连接部421与第二驱动件41相连接,抵持部422用于抵持工件200。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持部422设于连接部421相背于另一夹爪42的一侧,当两个夹爪42相背运动时,两个夹爪42上的抵持部422抵持于工件200的内侧以撑住工件20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持部422也可设于连接部421朝向另一夹爪42的一侧,从而两个夹爪42的抵持部422分别夹持工件200的两侧,当两个夹爪42相互靠近时夹取工件200,相背运动时释放工件200。在一实施方式中,抵持部4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抵持部422分别设于连接部421的两侧。较佳地,抵持部422的材质为优力胶,以避免损伤工件200。第一夹持机构40还包括夹持安装板43,第二驱动件41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一调节板10或第二调节板20相连接,另一端与夹持安装板43相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41固定于夹持安装板43的中部,且夹持安装板4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431,每个夹爪42的一端可滑动地收容于相应的滑动槽431中,另一端用于夹持工件200。夹持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距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调节板;/n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对设置;/n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运动,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及/n多个第一夹持机构,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n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的两个夹爪,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两个所述夹爪抓取或释放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距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节板;
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相对设置;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板运动,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及
多个第一夹持机构,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的两个夹爪,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两个所述夹爪抓取或释放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夹持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调节板或所述第二调节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安装板相连接;
所述夹持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所述夹爪的一端可滑动地收容于相应的所述滑动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安装板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定位和按压工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安装板上还设有感应器,用于感测是否有来料产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兵杨汉斌赵遂章王佳刘成方王国臣宁雪征郑彦东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