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31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冲孔工位和精冲工位,所述冲孔工位包括冲孔凸模、卸料板和冲孔凹模,所述精冲工位包括精冲凸模、压边圈、精冲凹模和反顶板,所述在卸料板底面与坯料精冲轮廓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所述压边圈靠近精冲凸模的内棱边设有上倒角,由此在压边圈与精冲凸模之间形成上导油槽,所述反顶板靠近精冲凹模的棱边设有下倒角,由此在反顶板和精冲凹模之间形成下导油槽。其能够保证坯料精冲时的润滑效果,从而保证精冲零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精冲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在精冲级进模具工作过程中,润滑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精冲断面质量。进行坯料精冲工序时,常常预先在精冲坯料上涂覆润滑剂,来保证精冲工位在工作时的有效润滑;但是,在精冲轮廓工位的前面的工位上,往往由于压边圈的挤压作用而使涂敷在板上的润滑油被挤出,使得后面精冲工位没有所需要的润滑剂。其次,在精冲工位,让精冲润滑油能顺利地进(带)入工作面,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CN201776358U公开了一种精冲模具独立润滑机构及级进精冲模具,在精冲模具的压边圈和凹模上与冲孔凸模、顶杆、翻边凸模、落料凸模、落料反顶块等动作部件配合的孔的内壁开有环形储油槽,储油槽通过油孔与外部输油管相通。储油槽通往工作面侧的动作部件与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另一侧的间隙。将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一定的输油管到达设在压边圈和凹模上的储油槽时,由于储油槽两侧的间隙差而产生的压力差,使得储油槽里的润滑油流向间隙大、压力小的工作面,从而达到独立润滑级进精冲模具的目的。但是由于储油槽设置于精冲模具的动作部件配合的孔的内壁,加工难度较大,并且需要对精冲模具多个部件进行改造,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其能够保证坯料精冲时的润滑效果,从而保证精冲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技术所述的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冲孔工位和精冲工位,所述冲孔工位包括冲孔凸模、卸料板和冲孔凹模,所述精冲工位包括精冲凸模、压边圈、精冲凹模和反顶板,所述在卸料板底面与坯料精冲轮廓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所述压边圈靠近精冲凸模的内棱边设有上倒角,由此在压边圈与精冲凸模之间形成上导油槽,所述反顶板靠近精冲凹模的棱边设有下倒角,由此在反顶板和精冲凹模之间形成下导油槽。进一步,所述储油槽截面为半圆形。进一步,所述储油槽开口位置倒圆角。进一步,所述上倒角和下倒角长度为0.3~0.6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卸料板底面与坯料精冲轮廓对应的位置设置储油槽,使得坯料在冲孔工位工作时,卸料板不会挤出涂覆在坯料精冲轮廓的润滑剂,保证了坯料在后续精冲工序中能够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了精冲零件的加工质量。2、本技术通过上导油槽和下导油槽的设置,使得坯料在精冲过程中润滑剂更顺利地进入精冲区域,从而有效保证了精冲工序的润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精冲零件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坯料精冲轮廓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储油槽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冲孔凸模,2—卸料板,3—冲孔凹模,4—精冲凸模,5—压边圈,6—精冲凹模,7—反顶板,8—储油槽,9—上倒角,10—上油槽,11—下倒角,12—下导油槽,13—坯料,14—坯料精冲轮廓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冲孔工位和精冲工位。所述冲孔工位包括冲孔凸模1、卸料板2和冲孔凹模3,卸料板2设于冲孔凸模1外部,两者共同固定于上模板,冲孔凹模3固定于下模板且与冲孔凸模1位置相对应。所述精冲工位包括精冲凸模4、压边圈5、精冲凹模6和反顶板7,所述压边圈5设于精冲凸模4外部,所述反顶板7设于精冲凹模6内部。所述在卸料板2底面与精冲轮廓14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8,储油槽的设置使得坯料13在冲孔工位工作时,冲孔的卸料板2不会挤出涂覆在坯料13上精冲轮廓位置14的润滑剂,保证了坯料13在后续精冲工序中能够存在润滑剂,从而提高了精冲时的润滑效果。参见图3,所述储油槽截面为半圆形,该半圆形直径为4mm,所述储油槽开口位置倒圆角,圆角半径为0.2mm,通过对储油槽尺寸进行限定,使得涂覆于坯料13表面的润滑剂更容易流入到储油槽内。参见图1和图4,所述在压边圈5靠近精冲凸模4的内棱边设有上倒角9,由此在压边圈5与精冲凸模4之间形成上油槽10,参见图1和图5,所述反顶板7靠近精冲凹模6的棱边设有下倒角11,由此在反顶板7和精冲凹模6之间形成下导油槽12。上导油槽10和下导油槽12的设置,使得坯料13在精冲过程中润滑剂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精冲区域,从而有效保证了精冲工序的润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精冲零件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倒角和下倒角长度为0.3~0.6mm,使得润滑剂被更有效地带入精冲成形的工作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冲孔工位和精冲工位,所述冲孔工位包括冲孔凸模(1)、卸料板(2)和冲孔凹模(3),所述精冲工位包括精冲凸模(4)、压边圈(5)、精冲凹模(6)和反顶板(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板(2)底面与坯料精冲轮廓(14)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8);/n所述压边圈(5)靠近精冲凸模(4)的内棱边设有上倒角(9),由此在压边圈(5)与精冲凸模(4)之间形成上导油槽(10);/n所述反顶板(7)靠近精冲凹模(6)的棱边设有下倒角(11),由此在反顶板(7)和精冲凹模(6)之间形成下导油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冲级进模具润滑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冲孔工位和精冲工位,所述冲孔工位包括冲孔凸模(1)、卸料板(2)和冲孔凹模(3),所述精冲工位包括精冲凸模(4)、压边圈(5)、精冲凹模(6)和反顶板(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板(2)底面与坯料精冲轮廓(14)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8);
所述压边圈(5)靠近精冲凸模(4)的内棱边设有上倒角(9),由此在压边圈(5)与精冲凸模(4)之间形成上导油槽(10);
所述反顶板(7)靠近精冲凹模(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琳蒋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