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23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显示器、功能键,以及红外接收发射器,从机包括保护电路、取样单元、程控放大器、模数变换器、微处理器、以及红外发射接收器,本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是通过调制了的红外信号来实现的,使强电与弱电完全隔离,保证了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传统泄漏电流测试装置的创新,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测量电变量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在现场对大型电机、高压电缆等设备进行直流耐压时,测量通过被试品的泄漏电流,通常利用高压直接串联微安表的作法,这样将表计处于高压端,给读数及量程的切换等操作带来不便,也不利于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泄漏电流测试装置,实现高压设备与测试及控制回路之间的安全隔离,从而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从机接在被试品的高压侧,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显示器、功能键,从机包括保护电路、取样单元、程控放大器、模数变换器、微处理器,主机还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相联接的红外接收发射器,从机还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相联接的红外发射接收器,其中主机红外接收管,经整形电路与微处理器的接收口相连接,微处理器的发射口,经红外调制电路与红外发射管相连接;从机微处理器的发射口,经调制电路与红外发射管相连接,红外接收管,经整形电路与微处理器的接收口相连接。本设计由于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是通过调制了的红外信号来实现的,使强电与弱电完全隔离,保证了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传统泄漏电流测试装置的创新,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作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主机及从机方框图图2为主机红外接收发射器及从机红外发射接收器方框图图3为主机红外接收发射器及从机红外发射接收器线路图参照图1,本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主机包括微处理器CPU、显示器W、功能键G以及与微处理器CPU相联接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从机包括过压过流保护电路P、取样单元V、程控放大器H、模数变换器F、微处理器CPU’以及与之相联接的红外发射接收器HS。主机的微处理器CPU,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89C51,单片机的P2口与按键开关形成功能键G的键盘设计。显示器W可采用点阵式图形LCD液晶显示器HAC-1627。从机的微处理器CPU’,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89C2051,经有关软件设计,实现对电源关断控制、量程的自动切换、自动复位、模数变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讯控制等功能。程控放大器H,可采用MAXIM公司的MAX478,具有单电源、差分输入方式、低功耗、输出摆幅达到电源电压的仪表放大器。利用CMOS4066通过89C2051对MAX478进行增益控制,从而达到自动切换量程的目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P及取样单元V可采用一般常规电路。从机接在被试品的高压侧,主机的测试指令通过其末端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发送给从机,当从机通过其红外发射接收器HS接收到主机的测试指令后,微处理器CPU’即进行应答处理,在判断是主机的测试指令无误时,从机开始动作,把输入信号通过过压过流保护电路P、取样单元V、程控放大器H、模数变换器F变换后,微处理器CPU’将采集到的一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红外发射接收器HS,向主机回送应答信号和数据,当主机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收到从机回送的红外信号,也经微处理器CPU应答无误后,将其接收的数据予以显示。参照图2,主机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和从机的红外发射接收器HS,其总体结构大致相同。红外接收发射器SH是由红外接收管IC7、整形电路X、红外发射管D1-D4、红外调制电路T组成。红外发射接收器HS是由红外接收管IC11、整形电路X’、红外发射管D1’-D4’、红外调制电路T’组成。其中主机红外接收管IC7,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D相连接,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D,经红外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接;从机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经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红外接收管IC11,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相连接。参照图3,本线路图展示了主机红外接收发射器SH和从机红外发射接收器HS的具体电路实施例。主机的红外接收管IC7(或从机的红外接收管IC11),经SN5401的与非门电路IC4B、IC4A构成的整形电路X(或X’)与主机89C51单片机构成的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D(或从机89C2051单片机构成的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相连接,主机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D(或从机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经SN5401的与非门电路IC4C以及由75452的IC5A、IC5B和4060的IC3共同控制的红外调制电路T(或T’),与主机红外发射管D1-D4(或从机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图中的电容C6、C7、CRY2以及电阻R8、R9与IC3构成了红外调制电路T(或T’)中的红外振荡源电路。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从机接在被试品的高压侧,主机包括微处理器(CPU)、显示器(W)、功能键(G),从机包括保护电路(P)、取样单元(V)、程控放大器(H)、模数变换器(F)、微处理器(CPU’),其特征在于,主机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CPU)相联接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从机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CPU’)相联接的红外发射接收器(HS),其中,主机红外接收管(IC7),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D)相连接,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D),经红外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从机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经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红外接收管(IC11),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主机包括微处理器、显示器、功能键,以及红外接收发射器,从机包括保护电路、取样单元、程控放大器、模数变换器、微处理器、以及红外发射接收器,本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是通过调制了的红外信号来实现的,使强电与弱电完全隔离,保证了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传统泄漏电流测试装置的创新,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档编号G01R31/02GK2490590SQ0123764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钱晶, 蔡冲宇, 李鸣 申请人: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型泄漏电流测试装置,是由主机和从机组成,从机接在被试品的高压侧,主机包括微处理器(CPU)、显示器(W)、功能键(G),从机包括保护电路(P)、取样单元(V)、程控放大器(H)、模数变换器(F)、微处理器(CPU’),其特征在于,主机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CPU)相联接的红外接收发射器(SH),从机具有一个与微处理器(CPU’)相联接的红外发射接收器(HS),其中, 主机红外接收管(IC7),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D)相连接,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D),经红外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 从机微处理器(CPU’)的发射口(TX),经调制电路(T’)与红外发射管(D1’-D4’)相连接,红外接收管(IC11),经整形电路(X’)与微处理器(CPU’)的接收口(RX)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晶蔡冲宇李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