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09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罐体呈圆柱状,其上端设有电机架,下端设有出料口,电机架上设有旋转电机,罐体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a和进料口b,进料口a和进料口b的外部开口处均连接有盖板;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内部,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上端突出于罐体外部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叶片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的两侧,每组搅拌叶片包括搅拌杆、条形杆和毛刷,搅拌杆有多个,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分布,搅拌杆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杆连接,毛刷位于条形杆的外侧,并与罐体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可靠且搅拌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生产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香椿小菜是利用香椿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咸菜,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混合搅拌机对经过切割的香椿叶和调料进行充分搅拌,然而,现有的混合搅拌机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搅拌叶片的结构不太合理,很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现有的混合搅拌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罐体的内壁上很容易出现混合料的粘结,而引起出料不彻底,以及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且搅拌效果好的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且搅拌效果好的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呈圆柱状,其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架,下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电机架上固定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罐体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a和进料口b,进料口a和进料口b的外部开口处均连接有盖板;所述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内部,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上端突出于罐体外部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片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的两侧,每组搅拌叶片包括搅拌杆、条形杆和毛刷,所述搅拌杆有多个,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杆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杆连接,所述毛刷位于条形杆的外侧,并与罐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设置有轴承,搅拌轴的下端位于轴承内部,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有四个,分别均匀设置于固定环的外部,支撑杆一端与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呈倾斜状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搅拌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出料口的外端套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出料口的外壁螺纹连接,且封盖外表面的两侧呈对称状固定设置有转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搅拌叶片有两组,每组搅拌叶片内由上至下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杆,使用时,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的转动,从而利用搅拌杆对加入罐体内部的香椿原料以及调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了本技术使用时搅拌的均匀性,同时,本技术中条形杆的外侧设置有毛刷,且毛刷的外端与罐体的内壁接触,采用此结构,可在本技术使用时,利用搅拌杆的转动带动条形杆及毛刷的转动,从而利用毛刷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罐体的内壁出现混合料粘结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并利用固定环内的轴承,实现搅拌轴下端与固定环之间的转动连接,采用此结构,可增加本技术使用时,搅拌轴转动时的稳定性;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可靠且搅拌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搅拌叶片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罐体11、进料口a12、进料口b13、出料口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221、搅拌杆222、条形杆223、毛刷3、电机架4、旋转电机5、固定装置51、支撑杆52、固定环6、封盖61、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罐体1呈圆柱状,其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架3,下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13,电机架3上固定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罐体1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a11和进料口b12,进料口a11和进料口b12的外部开口处均连接有盖板;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罐体1的内部,其包括搅拌轴21和搅拌叶片22,搅拌轴21上端突出于罐体1外部并与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片22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21的两侧,每组搅拌叶片22包括搅拌杆221、条形杆222和毛刷223,所述搅拌杆221有多个,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分布,搅拌杆221呈倾斜状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搅拌杆221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通过设置倾斜状的搅拌杆221,可增加搅拌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杆,可提高搅拌叶片22使用时整体的稳固性;所述搅拌杆221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搅拌轴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杆222连接,所述毛刷223位于条形杆222的外侧,并与罐体1的内壁接触;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支撑杆51和固定环52,所述固定环52的内表面设置有轴承,搅拌轴21的下端位于轴承内部,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环5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1有四个,分别均匀设置于固定环52的外部,支撑杆51一端与固定环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可增加本技术使用时,搅拌轴21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出料口13的外端套设有封盖6,所述封盖6与出料口13的外壁螺纹连接,且封盖6外表面的两侧呈对称状固定设置有转杆61,通过设置转杆61,可增加封盖6安装及拆卸时旋转操作的便捷性。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口a11向罐体1内部加入切割后并经过称重的香椿叶,而后,按照配方并根据加入香椿叶的重量计算需加入调料的量,并将其通过进料口b12加入至罐体1内部,最后,利用盖板对进料口a11和进料口b12进行封堵,并开启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的转动,带动搅拌轴21和搅拌叶片22的转动,从而利用搅拌杆221对加入罐体1内部的香椿叶以及调料进行充分搅拌,与此同时,搅拌轴21和搅拌叶片22的转动,亦带动条形杆222及毛刷223的转动,从而利用毛刷223对罐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罐体1的内壁出现混合料粘结的问题;完成上述操作并使旋转电机4运转一定时间,使罐体1内的香椿叶和调料充分混合后,将接料装置放置于出料口13的正下方,并通过旋转转杆61带动封盖6转动,使封盖6与出料口13之间脱离连接,从而将罐体1内经充分混合后的香椿叶和调料排出至罐体1外部,进入下步工序加工。本技术通过设置毛刷223,并利用搅拌轴21及搅拌杆221的转动带动条形杆222及毛刷223的转动,从而利用毛刷223对罐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罐体1的内壁出现混合料粘结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5,并利用固定环52内的轴承,实现搅拌轴21下端与固定环52之间的转动连接,采用此结构,可增加本技术使用时,搅拌轴21转动时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在封盖6外表面的两侧设置转杆61,利用转杆61可增加封盖6安装及拆卸时旋转操作的便捷性;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可靠且搅拌效果好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呈圆柱状,其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架,下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电机架上固定放置有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a和进料口b,进料口a和进料口b的外部开口处均连接有盖板;所述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内部,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上端突出于罐体外部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片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的两侧,每组搅拌叶片包括搅拌杆、条形杆和毛刷,所述搅拌杆有多个,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杆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杆连接,所述毛刷位于条形杆的外侧,并与罐体的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椿小菜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呈圆柱状,其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架,下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电机架上固定放置有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a和进料口b,进料口a和进料口b的外部开口处均连接有盖板;所述搅拌装置位于罐体的内部,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上端突出于罐体外部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叶片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的两侧,每组搅拌叶片包括搅拌杆、条形杆和毛刷,所述搅拌杆有多个,由下至上依次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杆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杆连接,所述毛刷位于条形杆的外侧,并与罐体的内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九棵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