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79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及胸前导联线经常纠缠在一起,医生做心电图前经常要花费时间将各导联线分开,容易接错位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一侧的支架,本体底部中心设有一空腔,沿空腔的边缘延伸设置凹槽,肢体导联线的一端设置于空腔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且导联线夹子从凹槽内伸出,露在本体的外侧;支架位于本体的一侧,支架上设有悬挂架,悬挂架位于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本体平行设置,悬挂架上设有多个通孔,胸前导联线穿过通孔,胸前导联线的吸球沿悬挂架的通孔自由下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节约医生和病人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心电图机导联线比较多,各导联线要求安装在病人身体固定位置,心电图机导联线在使用时应杜绝肢体导联线左右肢体接错、胸前导联线接错的问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心电图机导联线虽有分线装置,但仍然经常发生肢体导联线及胸前导联线的导联线纠缠在一起的现象,医生做心电图前经常要花费时间将各导联线分开,且稍有疏忽容易接错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心电图机导联线虽有分线装置,但仍然经常发生肢体导联线及胸前导联线的导联线纠缠在一起的现象,医生做心电图前经常要花费时间将各导联线分开,且稍有疏忽容易接错位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支架,其中:所述本体的底部中心设有一空腔,沿所述空腔的边缘延伸设置凹槽,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肢体导联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且所述肢体导联线端部的导联线夹子从所述凹槽内伸出,露在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支架上设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悬挂架上设有多个通孔,胸前导联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胸前导联线的吸球沿所述悬挂架的通孔自由下垂。优选地,所述本体设置为矩形,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矩形的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放置第一肢体导联线、第二肢体导联线、第三肢体导联线和第四肢体导联线;所述第五凹槽开设在所述矩形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五凹槽内放置心电图机导线。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本体、所述悬挂架均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悬挂杆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悬挂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悬挂杆的末端。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孔道,所述支撑杆伸入所述孔道内,并且与所述孔道卡合固定。优选地,所述孔道内设有卡孔,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倾斜弹片,所述弹片卡入所述卡孔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多个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折线分布。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均设置为伸缩杆结构。优选地,所述悬挂杆上设有多个固定夹,所述胸前导联线通过所述固定夹固定于所述悬挂杆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夹采用弹性C型夹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通过在本体底部设置凹槽,将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设置在本体底部,通过设置支架,并且在与本体平行的上方设置支架的悬挂架,将胸前导联线设置于本体上方,有效地将肢体导联线与胸前导联线分开,避免肢体导联线与胸前导联线缠绕的问题。通过在悬挂架上设置通孔,将每一条胸前导联线均从不同的通孔穿过,可以有效地分出不同的胸前导联线,在避免缠绕的同时也避免胸前导联线接错位置,从而节约医生和病人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孔道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支架;4、固定夹;5、心电图机;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14、第四凹槽;15、孔道;16、空腔;17、绑带;18、第五凹槽;21、悬挂架;22、支撑杆;23、悬挂杆;24、连接杆;31、第一肢体导联线;32、第二肢体导联线;33、第三肢体导联线;34、第四肢体导联线;35、导联线夹子;36、胸前导联线;151、卡孔;211、通孔;221、弹片;361、吸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包括本体1和设置于本体1一侧的支架2,其中:本体1的底部中心设有一空腔16,空腔16用于容置肢体导联线,空腔16的结构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沿空腔16的边缘向外部延伸设置凹槽,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的一端设置于空腔16内,肢体导联线的另一端穿过凹槽,并且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端部的导联线夹子35从凹槽内伸出,露在本体1的外侧。本体1采用硬塑材料,便于开模制造,本体1的底部边缘设置绑带17,用于将本体1固定于检查床上,绑带17上设置魔术贴,相对的两条绑带17的魔术贴贴合在一起,便于固定,使用方便。支架2位于本体1的一侧,支架2采用金属材质,支架2上设有悬挂架21,悬挂架21位于本体1的上方并且与本体1平行设置,悬挂架21上设有多个通孔211,胸前导联线36穿过通孔211,胸前导联线36的吸球361沿悬挂架21的通孔211自由下垂。通过在本体1的底部设置凹槽,将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设置在本体1底部,通过设置支架2,并且在与本体1平行的上方设置支架2的悬挂架21,将胸前导联线36设置于本体1上方,有效地将肢体导联线与胸前导联线36分开,避免肢体导联线与胸前导联线36缠绕的问题。通过在悬挂架21上设置通孔211,将每一条胸前导联线36均从不同的通孔211穿过,可以有效地分出不同的胸前导联线,在避免缠绕的同时也避免胸前导联线接错位置,从而节约医生和病人的时间。使用时,病人躺好后,将支架2上的悬挂架21移至病人胸前与检查床长轴垂直,将固定好的胸前导联线36的吸球361顺序依次连接到病人身体对应的位置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支架,其中:/n所述本体的底部中心设有一空腔,沿所述空腔的边缘延伸设置凹槽,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肢体导联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且所述肢体导联线端部的导联线夹子从所述凹槽内伸出,露在所述本体的外侧;/n所述支架上设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悬挂架上设有多个通孔,胸前导联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胸前导联线的吸球沿所述悬挂架的通孔自由下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支架,其中:
所述本体的底部中心设有一空腔,沿所述空腔的边缘延伸设置凹槽,心电图机肢体导联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肢体导联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且所述肢体导联线端部的导联线夹子从所述凹槽内伸出,露在所述本体的外侧;
所述支架上设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悬挂架上设有多个通孔,胸前导联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胸前导联线的吸球沿所述悬挂架的通孔自由下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为矩形,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其中:
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矩形的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放置第一肢体导联线、第二肢体导联线、第三肢体导联线和第四肢体导联线;
所述第五凹槽开设在所述矩形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五凹槽内放置心电图机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电图机导联线分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本体、所述悬挂架均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卉皮玲丽张继文古楚旋陈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