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98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医疗护理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心电监护仪和睡眠监测手环,心电监护仪包括主套管、副套管、支撑底座和固定盒。通过转动螺帽,可以拧动螺杆上下移动滑入或滑出主套管,这样可以上下调节心电监护仪与支撑底座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将支撑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心电监护仪可以调高至超过病床的高度,这样更加便于放置心电监护仪;使用完睡眠监测手环后,通过螺旋弹簧片的弹力,可以带动卷筒转动,随着拉绳缠在卷筒外壁,可以便于收回睡眠监测手环,解决了现有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在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时,普遍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生命体征,而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摆放在桌子上,而当桌子上摆放了其他物品的时候,就需要先将桌子上的物品清理干净才可放置,从而不便于放置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放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心电监护仪和睡眠监测手环,所述心电监护仪包括主套管、副套管、支撑底座和固定盒,所述主套管固定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后端中间,所述副套管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副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套管左右两端,所述主套管下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下端转动连接有螺帽,所述主套管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延伸过所述螺帽与所述螺帽转动连接,每根所述副套管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延伸出所述副套管,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下端,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右端下侧,所述固定盒包括转轴、拉绳、螺旋弹簧片和卷筒,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盒内部,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转轴外部中间,所述螺旋弹簧片位于所述卷筒左方,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卷筒外壁,所述拉绳末端贯穿过所述固定盒,所述睡眠监测手环相接在所述拉绳末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心电监护仪上端固定有提手,所述心电监护仪前端设有大显示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帽外壁呈环形均匀嵌接设置有至少十块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橡胶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睡眠监测手环包括小显示屏,所述小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睡眠监测手环右端,所述心电监护仪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睡眠监测手环与所述挂钩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随着所述螺帽顺时针转动而滑入所述主套管内,所述螺杆随着所述螺帽逆时针转动而滑出所述主套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弹簧片头尾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固定盒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通过转动螺帽,可以拧动螺杆上下移动滑入或滑出主套管,这样可以上下调节心电监护仪与支撑底座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将支撑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心电监护仪可以调高至超过病床的高度,这样更加便于放置心电监护仪;使用完睡眠监测手环后,通过螺旋弹簧片的弹力,可以带动卷筒转动,随着拉绳缠在卷筒外壁,可以便于收回睡眠监测手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底座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盒右端剖面示意图。图中:1-心电监护仪、2-提手、3-主套管、4-副套管、5-支撑底座、6-螺杆、7-限位杆、8-固定盒、9-转轴、10-拉绳、11-睡眠监测手环、12-小显示屏、13-挂钩、14-大显示屏、15-轴承、16-螺帽、17-防滑条、18-螺旋弹簧片、19-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心电监护仪1和睡眠监测手环11,所述心电监护仪1包括主套管3、副套管4、支撑底座5和固定盒8,所述主套管3固定在所述心电监护仪1后端中间,所述副套管4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副套管4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套管3左右两端,所述主套管3下端固定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下端转动连接有螺帽16,所述主套管3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下端延伸过所述螺帽16与所述螺帽16转动连接,每根所述副套管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下端延伸出所述副套管4,所述支撑底座5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6下端,所述支撑底座5与所述限位杆7固定连接,由于螺杆6随着螺帽16顺时针转动而滑入主套管3内,且螺杆6随着螺帽16逆时针转动而滑出主套管3,使得通过逆时针转动螺帽16,且螺帽16通过轴承15与主套管3转动,可以拧动螺杆6往下移动滑出主套管3,此时限位杆7也会滑出副套管4,通过限位杆7可以防止心电监护仪1转动,这样可以拉开心电监护仪1与支撑底座5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将支撑底座5放置在地面上,心电监护仪1可以调高至超过病床的高度,这样更加便于放置心电监护仪1。反之,当顺时针转动螺帽16时,则可以拧动螺杆6往上移动滑入主套管3,此时限位杆7也会滑入副套管4,这样可以拉近心电监护仪1与支撑底座5之间的间距。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固定盒8固定连接在所述心电监护仪1右端下侧,所述固定盒8包括转轴9、拉绳10、螺旋弹簧片18和卷筒19,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盒8内部,所述卷筒19固定在所述转轴9外部中间,所述螺旋弹簧片18位于所述卷筒19左方,所述拉绳10缠绕在所述卷筒19外壁,所述拉绳10末端贯穿过所述固定盒8,所述睡眠监测手环11相接在所述拉绳10末端,所述螺旋弹簧片18头尾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9和所述固定盒8焊接,由于患者戴上睡眠监测手环11后,可以随着患者睡眠时根据手腕的动作幅度和频率来衡量患者睡眠的质量,使得用睡眠监测手环11能进行患者的睡眠监测工作。在使用完睡眠监测手环11后,由于睡眠监测手环11不再戴在患者手臂上,使得拉绳10失去手臂的拉力,这时螺旋弹簧片18由于自身的弹力恢复原位,且拉动拉绳10的时候,随着拉绳10从卷筒19外壁解下而带动转轴9顺时针转动,此时转轴9会带动螺旋弹簧片18卷起,随着螺旋弹簧片18由于自身的弹力恢复原位,可以带动转轴9逆时针转动,使得卷筒19逆时针转动将拉绳10重新缠在外壁,随着拉绳10缠在卷筒19外壁,可以拉动睡眠监测手环11往心电监护仪1靠近,从而便于收回睡眠监测手环11。具体的,所述心电监护仪1上端固定有提手2,所述心电监护仪1前端设有大显示屏14,通过握住提手2,可以便于移动心电监护仪1,而通过大显示屏14,则可以起到显示心电监护仪1监测人体生命特征的数据作用。更佳的,所述螺帽16外壁呈环形均匀嵌接设置有至少十块防滑条17,所述防滑条17为橡胶条,通过防滑条17,可以在用手指拨动螺帽16转动的时候,增加手指与螺帽1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的作用。作为优选的,所述睡眠监测手环11包括小显示屏12,所述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心电监护仪和睡眠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n所述心电监护仪包括主套管、副套管、支撑底座和固定盒,所述主套管固定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后端中间,所述副套管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副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套管左右两端,所述主套管下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下端转动连接有螺帽,所述主套管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延伸过所述螺帽与所述螺帽转动连接,每根所述副套管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延伸出所述副套管,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下端,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右端下侧,所述固定盒包括转轴、拉绳、螺旋弹簧片和卷筒,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盒内部,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转轴外部中间,所述螺旋弹簧片位于所述卷筒左方,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卷筒外壁,所述拉绳末端贯穿过所述固定盒,所述睡眠监测手环相接在所述拉绳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2 CN 20192222097561.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心电监护仪和睡眠监测手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电监护仪包括主套管、副套管、支撑底座和固定盒,所述主套管固定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后端中间,所述副套管共有两根,两根所述副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套管左右两端,所述主套管下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下端转动连接有螺帽,所述主套管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延伸过所述螺帽与所述螺帽转动连接,每根所述副套管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延伸出所述副套管,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下端,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心电监护仪右端下侧,所述固定盒包括转轴、拉绳、螺旋弹簧片和卷筒,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盒内部,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转轴外部中间,所述螺旋弹簧片位于所述卷筒左方,所述拉绳缠绕在所述卷筒外壁,所述拉绳末端贯穿过所述固定盒,所述睡眠监测手环相接在所述拉绳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