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5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抹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包括手持筒,所述手持筒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挤出箱与手持筒连接在一起,挤出箱两侧的第一连接板会带动插接板伸入连接框中,通过拨动板的运动带动第四连接柱在连接框中运动,且第四连接柱会通过第三固定板的作用对第二挤压弹簧进行挤压,当插接板完全进入连接框中后,释放拨动板,在第二挤压弹簧的作用下,第四连接柱会通过插接通孔与插接板相互连接,保证挤出箱与手持筒之间的连接,达到整个挤出箱的便于更换目的,这样涂抹滚轮将不会相互感染,而且不同的患者也不会相互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抹装置,具体为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


技术介绍

1、人们的手臂被烧伤后,手臂上的表皮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时会伤及皮下组织,手臂上烧伤创面上的坏死组织应当及时清理并涂抹药物,若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局部感染,所以人们会到医院的烧伤科进行就诊,现有的涂药技术主要是手动清理创面和涂抹药膏。

2、目前一般涂抹设备在涂抹完毕后,不便于拆卸进行清洗,使得药膏与外界接触后,再次与新的药膏混合,使得新的药膏被污染,长久以往,药膏便不适合再使用,且涂抹后的滚轮不可更换,导致涂抹设备跟换需求大,而皮肤性疾病大多是传染性疾病,涂抹设备多次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有的使用棉棒将药音涂抹至患处,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同时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包括手持筒,所述手持筒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包括手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筒(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34),所述存放腔(34)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连接柱(9),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挤压板(1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9)的相邻侧均活动安装有挡板(13),相邻两个所述挡板(13)位于挤压板(11)的下方,所述手持筒(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框(2),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框(2)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出箱(3),所述挤出箱(3)中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板(25),所述第三连接板(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升块(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包括手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筒(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34),所述存放腔(34)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连接柱(9),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挤压板(1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9)的相邻侧均活动安装有挡板(13),相邻两个所述挡板(13)位于挤压板(11)的下方,所述手持筒(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框(2),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框(2)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出箱(3),所述挤出箱(3)中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板(25),所述第三连接板(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升块(17),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底端内部活动安装有涂抹滚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筒(1)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中设置有进料通道盖板(7),所述手持筒(1)的顶端内壁贯穿活动安装有挤压柱(31),所述挤压柱(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6),且按压板(6)位于手持筒(1)的顶端上方,且按压板(6)并不与进料通道盖板(7)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31)的底端与挤压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存放腔(34)的顶侧内壁与第一固定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0),所述挤压板(11)贯穿通过第二连接柱(10),所述挤压板(11)的外圈侧与存放腔(34)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高度从四周向中间处逐渐递减,且所述挤压板(11)的底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板(8)顶端面相匹配的挤压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修复用药膏涂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9)活动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12),所述第一挤压弹簧(12)的一端与手持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弹簧(12)的另一端与挡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9)并不贯穿通过挡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沪露谢雪锋曾丽芬梁景华王冷梦冯振亭宋淑芬吴少珊郑小燕黄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