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振荡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2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线性振动模块和反向振动模块,所述线性振动模块与反向振动模块通过壳体耦合,所述线性振动模块包括滑移件和至少一组铁芯组,所述滑移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滑移件向壳体外延伸形成有输出轴,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磁钢,所述滑移件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铁芯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移件两侧的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上设置有绕组,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在壳体中并远离输出轴设置。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可以实现中心轴可以沿轴向运动输出,并且输出更加稳定,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振荡电机
本技术涉及直线电机
,尤其是一种小型的直线振荡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又称为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电磁装置。现有马达的输出通常为旋转输出的形式,如果需要直线运动,通常通过中间转换机构来实现,例如曲柄摆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这样会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能耗高,噪音高等不良影响,直线电机可以直接产生直线运动,无需中间机构,结构简单,功耗低,噪音低,直线振荡电机是直线电机中的一种类型,而直线振荡电机,一般设置有输出轴和电枢,输出轴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机壳中,同时输出轴上设置磁钢或电枢,并在输出轴上设有缓冲弹簧,通过电枢与磁钢的相互作用实现输出轴在壳体中的来回移动,但是在小型的直线振荡电机中,例如运用在电动牙刷中,直线轴承的尺寸难以达到要求,精密度要求也很高,同时在马达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也会产生噪音,并且直线轴承售价也很高,使得整体制造成本很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直线电机在输出轴两端设置板簧,板簧具有一个螺旋设置的弹性臂,弹性臂一端与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机壳上,这种方式下,板簧可以对中心轴起到支撑作用,在弹簧受到电枢作用沿轴向滑移时,板簧也可以提供一定范围的滑移空间,但是这种形式的板簧为开放式结构,在使用过程时,输出轴在径向上存在一定的偏移,这种情况下板簧会产生应力而疲劳,影响使用寿命,导致输出轴输出也不够稳定,同时这种结构整体不够平整,安装定位也不方便,不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可以实现中心轴可以沿轴向运动输出,并且输出更加稳定,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线性振动模块和反向振动模块,所述线性振动模块与反向振动模块通过壳体耦合,所述线性振动模块包括滑移件和至少一组铁芯组,所述滑移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滑移件向壳体外延伸形成有输出轴,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磁钢,所述滑移件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铁芯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移件两侧的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上设置有绕组,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在壳体中并远离输出轴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这种形式,设置两组铁芯,铁芯设置成E形,在通过交流电流时,可以在铁芯两端交替形成N极S极的变化,滑移件上设置磁钢,作为优选,这里的磁钢为两块,并采用片状的形式,两侧磁钢一正一反设置在滑移件上,当铁芯一端形成S极时,排斥滑移件上S极的一侧,并吸引N极的一侧,铁芯另一端相对的为N极,从而排斥滑移件上N极的一侧,并吸引S极的一侧,从而带动滑移件向一侧滑动,由于通入的是交流电,使得铁芯两端端部形成的磁极交替变化,从而使得滑移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输出的沿轴向往复振荡输出,作为优选采用两片磁钢的方式,这种方式磁极面积更大,受到E形铁芯的作用力更加明显,同时进一步将E形铁芯设置为两组,分设在滑移件两侧,使得滑移件在径向方向上受到的力相平衡,避免出现滑移件在径向上出现跑偏的情况,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滑移件上设置有板簧,这里的板簧可以设置为平面涡卷弹簧或宝塔式涡卷弹簧,这样可以更好的承载径向的偏转力,结构更为稳定,同时可以起到对滑移件的复位作用,同时通过板簧就可以取代现有的弹簧加直线轴承的组合,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滑移件滑动时摩擦更小,减小了噪音,并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设置反向振动模块,反向振动模块设置在壳体中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并通过壳体与线性振动模块耦合,可以将线性振动模块通过壳体传递过来的力,进行缓解,减小振动幅度,可以有效减缓壳体的振动,从而使安装该直线振荡电机的装置或设备的振动减弱。其整体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可以实现中心轴可以沿轴向运动输出,并且输出更加稳定,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为配重块和承载板,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滑移件之间形成有缓震让位空间。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将反向振动模块设置成这种形式,在滑移件工作带动壳体产生一个方向的作用力时,作用力通过壳体传递到板簧,进而传递到承载板,由于承载板自身配置了配重块,具有较大的惯性,从而吸收一部分的力,可以有效提供一个缓冲,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整体结构的振动,避免因为振动对安装该直线振荡电机的装置或设备,并且较大的质量可以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得其轴向输出效果更好,同时设置配重块,可以与E形铁芯的重量相平衡,使得整体结构的重量分布更加合理,增加整体结构的平衡性。进一步地,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为配重块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间位置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为两块并分别设置在板簧两侧,所述承载板与滑移件之间形成有缓震让位空间。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将反向振动模块设置成这种形式,在滑移件工作带动壳体产生一个方向的作用力时,作用力通过壳体传递到板簧,进而传递到承载板,由于承载板自身配置了配重块,具有较大的惯性,从而吸收一部分的力,可以有效提供一个缓冲,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整体结构的振动,避免因为振动对安装该直线振荡电机的装置或设备,并且较大的质量可以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得其轴向输出效果更好,同时设置配重块,可以与E形铁芯的重量相平衡,使得整体结构的重量分布更加合理,增加整体结构的平衡性。进一步地,所述板簧包括支撑环、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支撑环与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之间设置有缓冲口,所述缓冲口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滑移件或承载板连接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弹性臂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围绕连接片盘旋后与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围绕连接片盘旋后与连接片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将板簧设置成这种形式,采用两个弹性臂的形式,使得滑移件在滑移时,具有较大的轴向滑移空间,具有较大的滑移量,同时设置有两个支撑点,使得该板簧具有很强的径向形变抵抗力,即K值更大,极大的减小滑移件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进一步的这种结构更加简单,更加便于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在缓冲口中不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围绕连接片盘旋至少250°。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不重合设置,指的是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在缓冲口中的投影不重合,这样设置,避免两个弹性臂相互干扰,导致复位困难,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力以及施力时更加平衡,避免滑移件或承载板滑移时出现受力不均而跑偏的现象,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这样设置加工更加便捷,可以在板料上以冲压的方式直接进行生产,同时为封闭式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平整度,便于工业化生产,提高生产加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呈中心对称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以缓冲口中心点为中心中心对称,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洁,便于生产,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线性振动模块和反向振动模块,所述线性振动模块与反向振动模块通过壳体耦合,所述线性振动模块包括滑移件和至少一组铁芯组,所述滑移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滑移件向壳体外延伸形成有输出轴,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磁钢,所述滑移件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铁芯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移件两侧的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上设置有绕组,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在壳体中并远离输出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线性振动模块和反向振动模块,所述线性振动模块与反向振动模块通过壳体耦合,所述线性振动模块包括滑移件和至少一组铁芯组,所述滑移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滑移件向壳体外延伸形成有输出轴,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磁钢,所述滑移件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铁芯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移件两侧的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上设置有绕组,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在壳体中并远离输出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振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为配重块和承载板,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两端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滑移件之间形成有缓震让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振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振动模块设置为配重块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间位置设置有板簧并通过板簧与壳体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为两块并分别设置在板簧两侧,所述承载板与滑移件之间形成有缓震让位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线振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包括支撑环、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支撑环与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之间设置有缓冲口,所述缓冲口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滑移件或承载板连接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弹性臂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围绕连接片盘旋后与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围绕连接片盘旋后与连接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振荡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焱兰德福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龙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