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5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9
一种致动器,容易确保可动体的移动距离。该致动器(1)具备支承体(2)、可动体(6)及使可动体(6)沿第二方向(X)振动的磁驱动回路(1a)。磁驱动回路(1a)具备设置于支承体(2)上的线圈(5)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5)对置的磁体(7)。可动体(6)具备磁体(7)和保持磁体(7)的磁轭(8)。磁轭(8)由磁性材料构成,具备隔着线圈(5)及磁体(7)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第一板部(811)及第二板部(821)和隔着线圈(5)及磁体(7)在第三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连接部(88)。因为一对连接部(88)没有设置在可动体(6)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所以能够确保可动体(6)的移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可动体振动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作通过振动报知信息的设备的致动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具有具备永磁体的可动体和具备线圈的支承体。可动体具备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永磁体和线圈配置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之间。永磁体具备固定于第一磁轭的第一磁体及固定于第二磁轭的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线圈对置。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中,第一磁轭具备保持第一磁体的第一板部和从第一板部的振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向第二磁轭侧弯曲并延伸的一对连接部。第二磁轭的振动方向的两端固定于一对连接部的前端。各连接部是与振动方向垂直的壁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0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可动体具备垂直于振动方向的两端的壁状部分(一对连接部)的情况下,存在可动体的移动距离被限制且缩短两片壁状部分的厚度的问题。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容易确保可动体的移动距离。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移动,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线圈,其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上;以及磁体,其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上,且与所述线圈对置,所述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在将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对置的对置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可动体的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可动体具备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和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置并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一对连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由在与可动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设置的连接部连接。由此,因为可动体不需要具备垂直于移动方向的两端的壁状部分,所以能够确保将可动体的移动距离延长相应的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由磁性材料构成。如果将隔着线圈及磁体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设为磁性材料,则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作为磁轭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漏磁通的产生,所以容易确保磁驱动回路的驱动力。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一对所述连接部分别具备与所述第一板部一体形成的第一连接部分及与所述第二板部一体的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是以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面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另外,能够将从第一方向的一侧围绕磁体和线圈的部件(由第一板部及第一连接部分构成的部件)和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围绕磁体和线圈的部件(由第二板部及第二连接部分构成的部件)设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可以共享零件,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或所述第二板部一体形成。如果连接部与第一板部或第二板部形成成为一体,则与连接部与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分开形成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在本专利技术中,一对所述连接部也可以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分开形成。如果将连接部设为与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不同的部件,则连接部的零件形状的自由度高。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支承体具备所述线圈,所述可动体具备所述磁体。如果线圈设置于支承体上,则与线圈设置于可动体上的情况比较,向线圈配线变得容易。另外,不会产生由于在可动体移动时向线圈的配线变形引起的负载。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支承体具备保持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将所述线圈支架夹在中间,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线圈支架在与一对所述连接部重叠的位置具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长孔,各连接部以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状态贯穿各长孔。据此,通过连接部与长孔的内壁面的抵接,能够规定可动体的第二方向的可动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具有供电基板,所述供电基板配置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从所述线圈引出的线圈线经由一对所述长孔中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长孔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供电基板连接。据此,因为供电基板配置在与可动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所以可动体的移动距离不会被供电基板限制。另外,据此,能够避免从线圈引出并连接至供电基板的线圈线与可动体发生干涉。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具有供电基板,所述供电基板配置于所述支承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可动体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通过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设置的连接部连接。由此,可动体不必具备与移动方向的两端垂直的壁状部分,所以可以确保将可动体的移动距离延长相应的量。另外,因为可动体不需要具备垂直于移动方向的两端的壁状部分,所以能够缩小在可动体振动时挤压空气的部分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可动体移动时挤压空气引起的动作声音。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致动器的A-A剖视图。图3是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卸下壳体后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支承体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支承体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的致动器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致动器;1a…磁驱动回路;2…支承体;3…壳体;4…线圈支架;5…线圈;6…可动体;7…磁体;8…磁轭;9…粘接剂层;10…供电基板;31…第一壳体部件;32…第二壳体部件;41…板部;42、43…缺口部;47…第一板;48…第二板;50…空芯部;51…长边部;52…短边部;61…支架贯通孔;62…第一板侧贯通孔;63…第二板侧贯通孔;71…第一永磁体;72…第二永磁体;81…第一磁轭;82…第二磁轭;88…连接部;88a…第一连接部分;88b…第二连接部分;91、92…连接体;311、321、413、414、415、417、418、419…侧板部;410…线圈配置孔;411c…引导槽;811…第一板部;812…伸出部;821…第二板部;822…伸出部;X…第二方向(移动方向);Y…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对置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致动器1的剖视图(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致动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卸下壳体3后的致动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支承体2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支承体2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图1的B-B剖视图)。(整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致动器1是长方体形状。致动器1具有支承体2及可动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支承体;/n可动体;/n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n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移动,/n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上;以及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上,且与所述线圈对置,/n所述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n在将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对置的对置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可动体的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可动体具备: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以及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置并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一对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8 JP 2019-062559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体;
可动体;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
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移动,
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上;以及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上,且与所述线圈对置,
所述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
在将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对置的对置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可动体的移动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可动体具备: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以及隔着所述线圈及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置并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一对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由磁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连接部分别具备与所述第一板部一体形成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板部一体形成的第二连接部分,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是以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面为基准对称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桥将生北原裕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