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12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直线电机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铁结构的超低频电磁振动器——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可以还原零到几百赫兹的不同振幅的低频振动,用于表现音乐中超低频的振动效果,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定子、动子和端盖三部分,定子与端盖将动子包围在内。定子与动子为同心结构,拥有共同的轴心线。动子在定子之内,沿轴心线作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身低频响应好,可以减少对于控制电路低频滤波性能的要求,甚至省去低频滤波环节,从而节约成本,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没有易损件,结实耐用,不易损坏,功率大,体积小,便于做成可穿戴产品,以及用于医疗保健,制造和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电磁-机械换能器
,具体为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
技术介绍
电磁力定律表明,电流切割磁力线产生电磁力。交变电流作用于恒定磁场产生交变的作用力。据此,人们技术了多种电磁-机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需要往复运动和振动的场合。电磁扬声器便是其中的一种。市场上常见的扬声器大多结构复杂,且存在结构精细的易损件,如音圈、舌簧、弹波等,因而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而用于低频表现的扬声器往往体积庞大,且难以表现20Hz上下的超低频和次声频段。为了提高声音表现力,对其驱动电路的要求较高,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成本。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磁-机械换能器,由于采用了全新的结构,有效克服了上述换能器存在的不足,尤其适用于音乐低频的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由定子1、动子2和端盖3三部分组成,定子1与端盖3将动子2包围在内。为保护和固定内部结构,在铁磁外壳1.1两端设置端盖3。定子1与动子2为同心结构,二者拥有共同的轴心线。动子2为永磁体2.1,两磁极沿轴心线方向放置。定子1为筒形结构,包括铁磁外壳1.1、线圈1.2、滑套1.3,三者同轴且沿纵轴线对齐。线圈1.2安装于铁磁外壳1.1内侧。滑套1.3固定于线圈1.2内侧。铁磁外壳1.1两端安装有端盖3。所述滑套1.3与动子2之间存在活动间隙。所述动子2的长度不大于其设计单向冲程的2倍。所述铁磁外壳1.1由软磁材料构成,永磁体2.1与铁磁外壳1.1之间的气隙长度不大于动子永磁体长度,以确保大部分磁力线穿过铁磁外壳1.1。悬浮的实现——动子2为永磁体2.1,两极顺筒形纵轴向放置,提供沿轴向的恒定磁场。其外周光滑耐磨,可以在定子1的滑套1.3内自由滑动。但由于其发出的磁力线主要通过定子1的铁磁外壳1.1传导,在定子1不动、线圈1.2不通电且无外部强烈磁场干扰时,它将被其与铁磁外壳1.1间形成的磁力约束在滑套1.3内纵轴向的中心位置,形成悬浮状态。如果动子2受到外力发生纵轴向位移,则磁力倾向于迫使动子2回到原来的中心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动子2距中心位置偏移越大,则抗拒偏移的磁力越大。由此,同轴的铁磁外壳1.1、永磁体2.1与滑套1.3共同构成了本技术的轴向磁悬浮结构。所述滑套1.3为动子轴向运动的导向机构。滑套1.3为定子1的筒形内腔,用于容纳动子2。其周围内壁为光滑耐磨的润滑壁,且尺寸上与动子2之间存在间隙配合,使得动子2可以在其内沿筒形的纵轴向自由滑动。滑套1.3为非磁性材料,以免影响磁场分布。所述导向机构也可以是轴和轴承。所述动子2含有纵向轴心孔,孔内镶嵌直线轴承,轴承套在轴上。所述轴安放于定子纵轴线上,两端被所述端盖3固定。通过直线轴承,动子2可沿轴纵向自由活动。所述线圈1.2沿轴线分为两段,通过调整绕线方向或接线极性使该两段线圈1.2通电后产生相反方向的电磁场,为反向电磁场双线圈结构。这样,动子2处于线圈1.2中心位置时,其两极磁力线与两段线圈1.2中的电流垂直交叉时所产生的电磁作用力为同一方向,用以驱动动子2沿该方向运动。所述铁磁外壳1.1由软磁材料构成,沿筒形纵轴向开口,形成横向切面为C形的结构用以切断涡流。所述线圈1.2的出线从铁磁外壳1.1的C形开口中引出。调整所述动子2质量可以改变谐振频率,自身滤除高频。动子质量增加可以降低谐振频率,反之亦然。所述动子2永磁体2.1的长度不大于其设计单向冲程的2倍。振动的实现——对定子1的线圈1.2施加交变电流,则对动子2产生交变电磁力,驱动动子2在滑套1.3内发生往复运动。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动子2运动的加速度与其承受的电磁力与铁磁外壳1.1和永磁体2.1间产生的力图恢复原位的阻抗力形成的合力成正比。其往复运动的幅度与电流的幅度相关,振动频率趋向与电流频率相同。由于存在反作用力,定子1也将随动子2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其振动的幅度亦与线圈电流的幅度相关,振动频率趋向一致。所述动子2质量增加可以降低谐振频率,自身滤除高频,可以减少对于控制电路低频滤波性能的要求,甚至省去低频滤波环节。本装置能够对电流所引起的振动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高于中心频率的振动将被自动削弱。对于用作音乐再现的换能器单元来说,适当增加动子2质量,可以得到更加深沉、纯净的低频振动效果。减小涡流的措施——所述铁磁外壳1.1沿筒形纵轴向开口,形成横向切面为C形的结构,可以切断铁磁外壳1.1中沿筒形周向形成的涡流,减少涡流造成的发热及其功耗。所述线圈1.2的出线从铁磁外壳1.1的C形开口中引出。参数的确定——动子2质量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谐振频率(中心频率)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因此,要根据对振动频率范围(频段)的需要,设置动子2的质量。振动频率段越低,需要动子2质量越大。反之亦然。轴向尺寸对冲程的影响——动子2的纵轴向长度影响动子2的冲程。动子2在电磁力的驱动下沿纵轴向产生位移,当其与中心位置的偏量大于其纵向长度的1/2时,即其一端磁极越过两段线圈1.2的分界时,若电流方向不变,则该端磁极所受电磁力将改变方向,变成与阻抗力方向相同,迫使动子2返回中心位置。因此,单向冲程不小于动子2纵轴向长度的1/2,亦即永磁体2.1长度应不大于单向冲程的2倍。气隙对电磁力的影响——气隙为动子2发出的磁力线穿过线圈1.2到达定子1铁磁外壳1.1所经过的距离,长度为铁磁外壳1.1内半径与永磁体2.1外半径之差。永磁体2.1两个磁极旁边各存在一个气隙,故气隙总长度为两个气隙长度之和,为铁磁外壳1.1内直径与永磁体2.1外直径之差。气隙总长度不能大于永磁体2.1长度,否则漏磁严重,减弱电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低频响应好,通过增加动子质量而容易地获取良好的低频响应,甚至超低频响应,可以轻松再现次声频段,从而扩展了音乐表现的范围;可以减少对于控制电路低频滤波性能的要求,甚至省去低频滤波环节,从而节约成本;低频再现更加纯净,有效消除滤波不净造成的高频段干扰,对于音乐再现具有独特价值。结构简单,省去弹性装置如弹波、舌簧等。可靠性高,没有易损件,结实耐用,不易损坏。功率大,体积小,便于做成可穿戴产品,以及用于医疗保健,如对准穴位进行振动等。制造和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铁磁外壳横向切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圈绕法示意图,中间圆柱并不存在。图中:1、定子;1.1、铁磁外壳;1.2、线圈;1.3、滑套;2、动子;2.1、永磁体;3、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由定子、动子和端盖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与端盖将动子包围在内;定子与动子为同心结构,二者拥有共同的轴心线;/n动子为永磁体,两极沿轴心线方向放置;定子为沿纵轴线对齐的同轴筒形结构,包括铁磁外壳、线圈、动子导向机构;线圈安装于铁磁外壳内侧,其轴线与外壳轴线重合;动子导向机构安装于线圈内部,用于引导动子沿定子轴向运动并约束其径向运动;铁磁外壳两端安装有端盖;动子永磁体磁极与铁磁外壳之间的气隙长度不大于动子永磁体长度,以确保大部分磁力线穿过铁磁外壳;/n同轴的铁磁外壳、永磁体与动子导向机构共同构成了轴向磁悬浮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由定子、动子和端盖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与端盖将动子包围在内;定子与动子为同心结构,二者拥有共同的轴心线;
动子为永磁体,两极沿轴心线方向放置;定子为沿纵轴线对齐的同轴筒形结构,包括铁磁外壳、线圈、动子导向机构;线圈安装于铁磁外壳内侧,其轴线与外壳轴线重合;动子导向机构安装于线圈内部,用于引导动子沿定子轴向运动并约束其径向运动;铁磁外壳两端安装有端盖;动子永磁体磁极与铁磁外壳之间的气隙长度不大于动子永磁体长度,以确保大部分磁力线穿过铁磁外壳;
同轴的铁磁外壳、永磁体与动子导向机构共同构成了轴向磁悬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导向机构为滑套;所述滑套为非磁性材料的筒形内腔,用于容纳动子;其周围内壁为光滑耐磨的润滑壁,且尺寸上与动子之间存在间隙配合,使得动子可以在其内沿筒形的纵轴向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电磁-机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导向机构也可以是轴与轴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