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0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包括三档调速电路和风机保护电路;所述三档调速电路与风机保护电路连接;所述三档调速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FanCtrl1、第二控制端FanCtrl2、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风机的电源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和第二控制端FanCtrl2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以及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关断或开通,从而调整风机的转速;所述风机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差动比较器、第二差动比较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Fanfail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风机的三档调速功能以及的三档调速功以及堵转保护、端子接触不良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风机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现有风机的控制驱动电路功能比较单一,比如风机控制驱动电路仅支持多段速调速功能或者仅支持单一的保护功能,比如堵转保护,当风机的电源端子接触不良或者出现短路时,不能对电路进行保护,因此,需要一种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实现风扇的三档调速功以及堵转保护、端子接触不良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通过低成本的硬件电路实现风扇的三档调速功能以及堵转保护、端子接触不良保护和短路保护等三种保护功能,风机的给定信号为脉冲高低电平,可实现风机三档风机调速功能,分别为零速档,半速档,全速档,可大大增加风扇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包括三档调速电路和风机保护电路;所述三档调速电路与风机保护电路连接;所述三档调速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FanCtrl1、第二控制端FanCtrl2、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风机的电源端;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通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FanCtrl2通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以及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关断或开通,从而调整风机的转速;所述风机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差动比较器、第二差动比较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Fanfail端;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3引脚与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8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9引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与所述Fanfail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连接分压电阻R21;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依次串联连接电阻R20、电阻R15以及电阻R5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0引脚和11引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阻R5的左右两端。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关断,所述风机电源两端的信号无法与地连接形成回路,风机电源断开,所述风机停转且处于零速状态。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所述风机的第一驱动回路接通,且所述风机处于全速状态。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开关管开通,所述风机的第二驱动回路接通,所述风机电源端的电压下降,所述风机处于半速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16V电源、电阻R1、风机电源端Fan+、风机电源端Fan-、第一开关管、电阻R6和0V地。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16V电源、电阻R1、风机电源端Fan+、风机电源端Fan-、电阻R2、第二开关管、电阻R6和0V地。优选地,所述风机处于全速状态且正常工作时,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所述电阻R6和电阻R5、电阻R15以及电阻R20串联后,与电阻R21进行分压,电阻R21的分压电压小于第二三极管的开通电压,第二三极管不开通,所述Fanfail端输出为高电平。优选地,当所述风机的电源端子Fan+和Fan-为正常接触状态时,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所述Fanfail端输出为高电平;当所述风机的电源端子Fan+和Fan-为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1引脚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0引脚的电压,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3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输出为低电平,所述Fanfail端输出为低电平;当所述风机的电源端子Fan+和Fan-接触不良时,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输出为高低高低的脉冲电平。优选地,所述风机处于全速状态且正常工作时,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所述电阻R6和电阻R5、电阻R15以及电阻R20串联后,与电阻R21进行分压;所述风机发生短路或者堵转时,所述风机的运行电流大于正常工作电流,通过调节电阻R5、电阻R15以及电阻R20以及电阻R21的参数,使得电阻R21的分压电压大于第二三极管的开通电压,第二三极管开通,所述Fanfail端输出为低电平。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通过低成本的硬件电路实现风扇的三档调速驱动功能以及端子接触不良保护、堵转保护和短路保护等三种保护功能,具有优越的产品使用价值,既能增加风机产品的使用寿命,又能够对风机常见的三种故障状态进行可靠保护,同时兼顾了成本优化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档调速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正常工作时的风机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风机端子接触不良时的风机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风机短路或者堵转时的风机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包括三档调速电路和风机保护电路;所述三档调速电路与风机保护电路连接;所述三档调速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FanCtrl1、第二控制端FanCtrl2、第一开关管TR1、第二开关管TR2以及风机的电源端;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通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FanCtrl2通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风机的三档调速原理阐述如下:所述风机的控制信号由第一控制端FanCtrl1和第二控制端FanCtrl2输出,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端FanCtrl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高低电平,以对应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进行阐述,组合后的调速档位对照表如下: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转速给定00零速01半速10全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档调速电路和风机保护电路;所述三档调速电路与风机保护电路连接;/n所述三档调速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FanCtrl1、第二控制端FanCtrl2、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风机的电源端;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通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FanCtrl2通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电阻R2并联连接;/n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以及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关断或开通,从而调整风机的转速;/n所述风机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差动比较器、第二差动比较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Fanfail端;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3引脚与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8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9引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与所述Fanfail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连接分压电阻R21;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依次串联连接电阻R20、电阻R15以及电阻R5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0引脚和11引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阻R5的左右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低压风机的低成本多功能驱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档调速电路和风机保护电路;所述三档调速电路与风机保护电路连接;
所述三档调速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端FanCtrl1、第二控制端FanCtrl2、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风机的电源端;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通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FanCtrl2通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电阻R2并联连接;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以及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关断或开通,从而调整风机的转速;
所述风机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差动比较器、第二差动比较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Fanfail端;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3引脚与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8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9引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端FanCtrl1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差动比较器的14引脚与所述Fanfail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连接分压电阻R21;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依次串联连接电阻R20、电阻R15以及电阻R5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差动比较器的10引脚和11引脚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泛仕达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