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8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和散热箱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散热箱的侧面设置有进风件,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相互贯通,进风件的外侧通过套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件,且进风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扇,进气扇和进风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组装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的散热箱和散热套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迅速的对空气进行降温,进而可以通过冷却之后的冷空气对覆膜之后的膜包线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提高膜包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
本技术涉及膜包线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膜包线制作室外用高压绕组,即在裸露铝导线外面,依次包覆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聚酯薄膜的良好绝缘性能和高熔点可以保证膜包线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而包覆在外层的聚酯纤维非织布具有很强的挂覆树脂胶的能力,使得膜包线在用于缠绕制作绕组时,所挂覆的树脂胶和聚酯纤维非织布层粘接牢固。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在高压绕组膜包线加工过程中,当膜包线的覆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操作,而现有的降温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导致降温的效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旨在改善在高压绕组膜包线加工过程中,当膜包线的覆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操作,而现有的降温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导致降温的效率不够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和散热箱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1)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和散热箱(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箱(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件(12),所述进风件(12)和散热箱(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进风件(12)和散热箱(1)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进风件(12)的外侧通过套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件(2),且进风件(1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扇(3),所述进气扇(3)和进风件(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1)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和散热箱(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箱(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件(12),所述进风件(12)和散热箱(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进风件(12)和散热箱(1)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进风件(12)的外侧通过套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件(2),且进风件(1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扇(3),所述进气扇(3)和进风件(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导流管(11)的形状设置为S形结构,且导流管(11)设置为多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件(12)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风道分流槽(121),且风道分流槽(121)围绕着进风件(12)的轴心等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麦米电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