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信号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荧光淬灭技术属于爆炸品探测的前沿技术,利用荧光物质分子与爆炸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的特点,研制出了基于荧光淬灭技术的测量装置,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探测精度高等特点。传统的光电二极管驱动一般采用线性电流-电压转换器作为PIN光电二极管放大器,但无法识别微痕量爆炸分子荧光淬灭时微弱信号的有效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可以有效测量微痕量爆炸分子荧光淬灭微弱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加热系统、高敏元件、LED、光电二极管、信号检测模块、气泵和MCU控制系统,所述MCU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系统、LED、信号检测模块和气泵,所述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待测药品产生蒸汽,所述高敏元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泵连通,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系统、高敏元件、LED、光电二极管、信号检测模块、气泵和MCU控制系统,所述MCU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系统、LED、信号检测模块和气泵,所述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待测药品产生蒸汽,所述高敏元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气泵用于提供吸力使所述蒸汽进入所述高敏元件内部,所述LED用于照射所述高敏元件,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检测所述高敏元件的光信号,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MCU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系统、高敏元件、LED、光电二极管、信号检测模块、气泵和MCU控制系统,所述MCU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系统、LED、信号检测模块和气泵,所述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待测药品产生蒸汽,所述高敏元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气泵用于提供吸力使所述蒸汽进入所述高敏元件内部,所述LED用于照射所述高敏元件,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检测所述高敏元件的光信号,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MCU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微弱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一体设计,外部包裹金属层,内部电路包括所述光电二极管D1和D2、PN结Q1和Q2、第一对数放大器、第二对数放大器、差分放大器、比例放大器、电阻R1-R6,所述光电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对数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所述光电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对数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所述第一对数放大器和第二对数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对数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所述PN结Q1,所述第二对数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所述PN结Q2,所述第一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二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3连接所述电阻R1和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2和接地,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例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5连接所述电阻R4和所述比例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电阻R6并联在所述比例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锋,梁必武,姚立军,张培刚,徐燕,彭露,汪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