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2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包括不透光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用于安装荧光膜,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外壳为长方体结构,镜头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正面,镜头两侧设有匀光片,外壳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内部的设有电源和电路板,外部设有可拆卸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沉积物和湿地土壤指标的多参数同步和时空高分辨检测比较真实地反映环境介质中物质的分布信息,从而更好地反映沉积物的实际污染程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模拟研究或移动到室外现场研究,装置轻巧、可折叠易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
本技术属于环境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
技术介绍
在治理我国水环境问题中,沉积物和湿地土壤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信息的准确获取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传统方法采集沉积物混合样品或柱状样,然后进行各种表征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误差大,操作过程也很繁杂。平面光极技术(PlanarOptrode,PO)主要通过PO传感膜,在激发光源照射下传感膜上的荧光染料产生光致发光,荧光染料与待测物质接触后光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利用相机或其他感光元件捕获传感膜与待测物质接触前后的光学图片,根据光学性质的改变来量化待测物质的含量和二维空间分布信息。由于沉积物-水界面的特殊性,目前平面光极检测技术虽然在检测数据上比较精确,但是仪器的安装和携带都比较繁杂,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常需要携带仪器以进行现场检测,所以仪器的便携易移动成为该类技术检测的器材创新升级的研究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包括不透光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光源系统包括LED激发光源,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该透明的侧平面内壁用以安装荧光膜,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镜头包括滤光片、匀光片和透镜组,外壳为长方体结构,镜头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正面,镜头两侧对称设有长椭圆形的匀光片,外壳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内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电源和电路板,外壳外部的底面设有可拆卸支架。进一步的:光源系统包括不同波段的LED激发光源。进一步的:数据接口设有三个,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均为三种结构不同的数据接口。进一步的:外壳底部固定设有底座,底座下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铰接底座,另一端旋转连接支架。进一步的:支架包括三相头和三个相同结构的支撑脚,三相头上端旋转连接连接件,侧面圆周均接三个支撑脚。进一步的:三个支撑脚底端皆套设有防滑耐磨硅胶套。有益效果:本技术结合光化学传感膜与荧光成像技术,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际O2、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学参数的二维分布及动态,实现沉积物和湿地土壤指标的多参数同步和时空高分辨检测,比较真实地反映环境介质中物质的分布信息,从而更好地反映沉积物的实际污染程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模拟研究或移动到室外现场研究,装置轻巧、可折叠易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外部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外部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外部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整体外部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外壳内部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外壳内部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外壳,2-支架,3-底座,4-连接件,5-三相头,6-支撑脚,7-硅胶套,8-镜头,9-匀光片,10-电源,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第三接口,14-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包括不透光的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光源系统包括不同波段的LED激发光源,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该透明的侧平面内壁在后期检测时,用以安装检测用的荧光膜,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8,镜头8包括滤光片、匀光片9和透镜组,本技术LED激发光源的激发光照射下的荧光膜产生的特定波长的荧光,被CCD相机捕获后,将光信号转化为彩色图像,外壳1为长方体结构,镜头8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正面,镜头8两侧对称设有长椭圆形的匀光片9,外壳1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设有三个,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以及第三接口13,均为三种结构不同的数据接口,外壳1内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电源10和电路板14,外壳外部的底面设有可拆卸支架2。外壳1底部固定设有底座3,底座3下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一端铰接底座3,连接件4可以在底座3内180°旋转,调节至任意位置,连接件4另一端外围设有螺纹,旋转连接支架2。支架2包括三相头5和三个相同结构的支撑脚6,三相头5上端旋转连接连接件4,侧面圆周均匀铰接三个支撑脚6,支撑脚6可以相对三相头5竖直转动,以调节至任意位置。三个支撑脚6底端皆套设有防滑耐磨硅胶套7。支撑脚6可以收起和打开,三相头5和连接件4之间可以旋转打开和连接,便于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光的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所述光源系统包括LED激发光源,所述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8),所述镜头(8)包括滤光片、匀光片(9)和透镜组,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结构,镜头(8)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正面,镜头(8)两侧对称设有长椭圆形的所述匀光片(9),外壳(1)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1)内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电源(10)和电路板(14),所述外壳外部的底面设有可拆卸支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光的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所述光源系统包括LED激发光源,所述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8),所述镜头(8)包括滤光片、匀光片(9)和透镜组,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结构,镜头(8)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正面,镜头(8)两侧对称设有长椭圆形的所述匀光片(9),外壳(1)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1)内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电源(10)和电路板(14),所述外壳外部的底面设有可拆卸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不同波段的LED激发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士明王燕何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