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11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包括第一蒸渗筒、第二蒸渗筒、雨量计,第一蒸渗筒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第一土壤层,第一蒸渗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一蒸渗筒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径流筒、第一入渗筒;第二蒸渗筒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二过滤层、第二土壤层,第二蒸渗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第二蒸渗筒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径流筒、第二入渗筒。所述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的操作方便,可以避免土壤潜水蒸发对植物蒸腾测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属于农业监测

技术介绍
农作物的实际蒸腾量是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实现精准灌溉,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内的关键环节,准确的测定植物蒸腾量对探究农作物需水特性、研究水文循环过程和指导农业灌溉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利用蒸渗筒进行大田作物蒸散量计算,没有很好的将土壤蒸散和作物蒸腾两者区分开来,用作物蒸散量来作为蒸腾量使用,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在作物蒸腾量的计算上许多观测研究方法要么过于复杂,不便操作,无法得到连续的实验数据,要么测量成本高不便于大规模实验,要么测量过程不够严谨,得到的数据误差大,严重限制了作物实际蒸腾量的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包括第一蒸渗筒、与第一蒸渗筒结构相同的第二蒸渗筒、雨量计,所述第一蒸渗筒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第一土壤层,所述第一蒸渗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蒸渗筒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一径流筒,所述第一蒸渗筒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一入渗筒;所述第二蒸渗筒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与第一过滤层结构相同的第二过滤层、与第一土壤层结构相同的第二土壤层,所述第二蒸渗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蒸渗筒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二径流筒,所述第二蒸渗筒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二入渗筒。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入渗筒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过滤层所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入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首端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管的尾端与第一入渗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入渗筒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过滤层所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入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的首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管的尾端与第二入渗筒的内腔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入渗筒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入渗筒内部水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入渗筒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腔与第一入渗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入渗筒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入渗筒内部水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入渗筒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内腔与第二入渗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自上而下均按照粗砂层、中砂层、细砂层铺设构成。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入渗筒的侧壁、第二入渗筒的侧壁、第一径流筒的侧壁和第二径流筒的侧壁均设置有刻度标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蒸渗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最下端与第一土壤层的顶端齐平,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径流筒之间设置有第三连管,所述第三连管的尾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连管的首端与第一径流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蒸渗筒的顶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最下端与第二土壤层的顶端齐平,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二径流筒之间设置有第四连管,所述第四连管的尾端与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四连管的首端与第二径流筒的内腔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管的首端和第二连管的首端均覆盖有第一纱布层,所述第三连管的尾端和第四连管的尾端均覆盖有第二纱布层。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径流筒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径流筒内部水位的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径流筒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内腔与第一径流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排水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径流筒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径流筒内部水位的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径流筒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四排水管,所述第四排水管的内腔与第二径流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四排水管的中部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本技术所述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避免土壤潜水蒸发对植物蒸腾测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包括第一蒸渗筒1、与第一蒸渗筒1结构相同的第二蒸渗筒11、雨量计10,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8、第一土壤层1a,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底部安装有称量第一蒸渗筒1总重的第一称重传感器6,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一径流筒3,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一入渗筒5;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开,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与第一过滤层8结构相同的第二过滤层18、与第一土壤层1a结构相同的第二土壤层1b,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底部安装有称量第二蒸渗筒11总重的第二称重传感器16,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二径流筒13,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二入渗筒15。其中,第一蒸渗筒1中的第一土壤层1a以及第二蒸渗筒11中的第二土壤层1b都是性状相同的大田原状土;雨量计10为翻斗式雨量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渗筒5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过滤层8所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渗筒(1)、与第一蒸渗筒(1)结构相同的第二蒸渗筒(11)、雨量计(10),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8)、第一土壤层(1a),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一径流筒(3),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一入渗筒(5);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与第一过滤层(8)结构相同的第二过滤层(18)、与第一土壤层(1a)结构相同的第二土壤层(1b),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6),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二径流筒(13),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二入渗筒(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渗筒(1)、与第一蒸渗筒(1)结构相同的第二蒸渗筒(11)、雨量计(10),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8)、第一土壤层(1a),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一径流筒(3),所述第一蒸渗筒(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蒸渗筒(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一入渗筒(5);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与第一过滤层(8)结构相同的第二过滤层(18)、与第一土壤层(1a)结构相同的第二土壤层(1b),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6),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上部径流水位变化的第二径流筒(13),所述第二蒸渗筒(11)的外部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蒸渗筒(11)下部入渗水位变化的第二入渗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渗筒(5)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过滤层(8)所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入渗筒(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4),所述第一连管(4)的首端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管(4)的尾端与第一入渗筒(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入渗筒(15)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过滤层(18)所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入渗筒(1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14),所述第二连管(14)的首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管(14)的尾端与第二入渗筒(15)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蒸渗筒的作物蒸腾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渗筒(5)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入渗筒(5)内部水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51),所述第一入渗筒(5)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一排水管(53),所述第一排水管(53)的内腔与第一入渗筒(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53)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2);所述第二入渗筒(15)的内部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二入渗筒(15)内部水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151),所述第二入渗筒(15)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排水的第二排水管(153),所述第二排水管(1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海鹏朱彦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