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07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包括:水闸机构,用于排放坝内水体;两个泵站机构,包括设置在水闸机构两侧且内部设有储水槽的坝墩,坝墩上设有与储水槽导通的进水口,储水槽内安装有抽水组件;防护机构,用于清理进水口杂质;对水坝内进行排水时,能够带动泵站机构启动,可以通过水力作用将进入到泵站机构内的积水排出;同时在泵站机构开始工作时,可以通过水力作用带动防护机构开始工作,将堆积在泵站机构的进水口处的杂质清理走;整体上实现了水闸机构与泵站机构协同配合,能够避免杂质堵塞泵站机构进水口,有利于避免在排涝的过程中水闸与泵站单独驱动运行造成能源损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现有申请号cn202110382212.0,其公开了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涉及水利建设的
,包括泵站和水闸,泵站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地面上设置有和进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地面上开设和进水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过滤框放置在安装槽内;引水管,引水管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本申请通过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杂质进入泵站而使得泵站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

2、但是上述该排涝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排涝系统在进行排涝工作时,水闸和泵站的工作是单独运行的,增加了排涝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且泵站在工作时,污水中的树枝等杂质容易对进水位置造成堵塞,进而影响泵站的持续排水;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排涝过程中水闸与泵站联动驱动的装置,并且需要考虑避免泵站进水口的堵塞问题;鉴于此,我们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墩(210)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组件(230),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30)与所述抽水组件(220)之间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墩(210)上并位于所述储水槽(210a)顶部处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10a-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30)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坝墩(210)内壁的第一伞齿轮(230a),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墩(210)内侧安装有第一传动组件(230),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30)与所述抽水组件(220)之间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墩(210)上并位于所述储水槽(210a)顶部处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10a-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30)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坝墩(210)内壁的第一伞齿轮(230a),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坝墩(210)内壁上的第一扇叶(230b),所述第一扇叶(230b)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伞齿轮(230a)啮合的锥形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水闸、泵站联合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00)包括安装在所述坝墩(210)外侧壁且与所述储水槽(210a)的进水口相对应的防护栏(310),所述清理组件(320)安装在所述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陆海田张波倪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