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散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01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包括管体、散热翅片、散热管、回流管、散热芯、金刚砂、冷却液管、套管、冷却槽、分液管、内管、进液管、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向进液管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分液管分别输送至套管内,冷却液进入套管内部的冷却槽,通过冷却槽连通的散热管和回流管对金刚砂吸入的热量进行传导,冷却液在热量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在两个套管的冷却槽内,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通过金刚砂将热量传递至管体,管体将热量经散热翅片散发,进一步加快散热的效率,散热效果更好,通过绕缠的散热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的散热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管,具体是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属于翅片散热管应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翅片散热器,它包括散热管、固定于散热管外壁的若干翅片组件,翅片组件呈圆筒状结构,这种翅片散热器虽然能够达到散热的目的,市场上常用的翅片散热器的翅片均固定于散热管上,这种散热器依赖于翅片散热。目前现有的散热器依赖于翅片散热,翅片的外表面积一定,从而造成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变,仅仅依靠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从而影响翅片散热管的散热效率,现有的散热管导热较差,散热方式单一,热量容易集聚在散热管内,从而造成散热管的散热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散热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散热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包括管体以及散热结构和冷却循环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外侧的散热翅片,所述管体的内部套接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包裹有散热芯,所述散热芯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液管;所述冷却循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的两端侧壁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开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一端连通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的外壁,所述分液管的一端连通进液管。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等距分布在管体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部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填充有金刚砂。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套管之间通过散热管和回流管连通,所述散热管和回流管的外侧壁均包裹有金刚砂。优选的,所述金刚砂的内部包裹有冷却液管,且所述冷却液管绕缠在散热管和回流管之间,所述冷却液管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优选的,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内管的两端贯穿两个套管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进水口通入需要散热的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内管内,通过内管外侧绕缠的散热芯对内管内冷却水进行导热,通过绕缠的散热芯增大散热面积,通过填充在内管和管体之间的金刚砂对散热芯的热量进行吸收和传递,金刚砂内部包裹的冷却液管内部的冷却液对热量进行初步降温。2、通过向进液管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分液管分别输送至套管内,冷却液进入套管内部的冷却槽,通过冷却槽连通的散热管和回流管对金刚砂吸入的热量进行传导,冷却液在热量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在两个套管的冷却槽内,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通过金刚砂将热量传递至管体,管体将热量经散热翅片散发,进一步加快散热的效率,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进水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散热翅片,3、散热管,4、回流管,5、散热芯,6、金刚砂,7、冷却液管,8、套管,9、冷却槽,10、分液管,11、内管,12、进液管,13、进水口,14、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包括管体1以及散热结构和冷却循环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外侧的散热翅片2,所述管体1的内部套接内管11,所述内管11的外侧包裹有散热芯5,所述散热芯5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液管7,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冷却循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的两端侧壁的套管8,所述套管8的内部开有冷却槽9,所述冷却槽9的一端连通分液管10,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壁,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连通进液管12,加快散热的速度。所述散热翅片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2等距分布在管体1的外侧壁,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管体1的内部与内管11的外壁之间填充有金刚砂6,结构更加合理,便于散热和导热;所述套管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套管8之间通过散热管3和回流管4连通,所述散热管3和回流管4的外侧壁均包裹有金刚砂6,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导热;所述金刚砂6的内部包裹有冷却液管7,且所述冷却液管7绕缠在散热管3和回流管4之间,所述冷却液管7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结构更加合理,便于散热;所述内管11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且所述内管11的两端贯穿两个套管8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便于散热。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13通入需要散热的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内管11内,通过内管11外侧绕缠的散热芯5对内管11内冷却水进行导热,通过绕缠的散热芯5增大散热面积,通过填充在内管11和管体1之间的金刚砂6对散热芯5的热量进行吸收和传递,金刚砂6内部包裹的冷却液管7内部的冷却液对热量进行初步降温,向进液管12内部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分液管10分别输送至套管8内,冷却液进入套管8内部的冷却槽9,通过冷却槽9连通的散热管3和回流管4对金刚砂6吸入的热量进行传导,冷却液在热量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在两个套管8的冷却槽9内,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通过金刚砂6将热量传递至管体1,管体1将热量经散热翅片2散发,进一步加快散热的效率,散热效果更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以及散热结构和冷却循环结构;/n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外侧的散热翅片(2),所述管体(1)的内部套接内管(11),所述内管(11)的外侧包裹有散热芯(5),所述散热芯(5)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液管(7);/n所述冷却循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的两端侧壁的套管(8),所述套管(8)的内部开有冷却槽(9),所述冷却槽(9)的一端连通分液管(10),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壁,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连通进液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以及散热结构和冷却循环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外侧的散热翅片(2),所述管体(1)的内部套接内管(11),所述内管(11)的外侧包裹有散热芯(5),所述散热芯(5)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液管(7);
所述冷却循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管体(1)的两端侧壁的套管(8),所述套管(8)的内部开有冷却槽(9),所述冷却槽(9)的一端连通分液管(10),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壁,所述分液管(10)的一端连通进液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2)等距分布在管体(1)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露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新路散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