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装置具有将电光元件与驱动该电光元件的其他电路等一起夹在支承这些电路的支承体与各种功能层之间的构成。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将显示部分灵活地变形,并且作为薄且轻,且可折弯的折叠式的显示装置使用。作为上述电光元件,例如可以列举出利用了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记为“EL”)的光学元件即EL元件等。与液晶显示装置相比,使用了EL元件的EL显示装置作为响应速度更快、视角更大的显示装置而受到关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在表面形成有阻挡层的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树脂层(树脂膜基板)上,具备:设置有TFT、有机EL元件等光学元件、以及覆盖该光学元件的密封层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该显示面板的表面上的偏振膜、覆盖膜等功能性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109869号公报(2013年6月6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具有多个光学元件,该多个光学元件分别包括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第一电极、在多个像素中共用地设置的第二电极、被夹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n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n边框区域,其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弯曲部;/n端子部,其形成有布线的端子;/n折弯部,其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域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以及/n与多个上述光学元件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n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沿着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的边的对边的所述边框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具有多个光学元件,该多个光学元件分别包括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第一电极、在多个像素中共用地设置的第二电极、被夹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
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
边框区域,其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弯曲部;
端子部,其形成有布线的端子;
折弯部,其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域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以及
与多个上述光学元件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沿着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的边的对边的所述边框区域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控制电路,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沿着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相对的边的对边的所述边框区域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控制电路,
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排列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控制线,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控制线交叉的多个第一数据信号线,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控制线,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控制线交叉的多个第二数据信号线,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控制线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控制线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经由在所述弯曲部中形成的弯曲部布线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曲部中,在形成薄膜晶体管TFT层的至少一个无机模上形成第一开口部,
形成第一填充膜以填充所述第一开口部,
所述弯曲部布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填充膜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为扫描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为扫描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为发光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为发光控制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共用,并且设置为跨越所述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由第1第二电极和第2第二电极构成,
所述第1第二电极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典子,家根田刚士,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