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89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7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通过利用切口部的边框能够进行窄边框化的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将与配置在第一角落部(12a)的扫描电路51分别对应的发射电路(61)中的一部分的发射电路(61)配置在靠近第一角落部(12a)的第二边(13b),将剩余的发射电路(61)配置在第一凹口边(14a)。由此,来自配置在第一凹口边(14a)上的发射电路的布线从第一凹口边(14a)连接到第二显示区域(15B)的第二发光控制线(EMb),因此延伸到第一角落部(12a)的布线的条数变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以下的公开涉及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具备通过电流驱动的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具备薄型、高画质、低功耗等特征的显示装置,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受到瞩目,目前其开发正在积极进行。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包括:配置有多个像素电路的显示区域;和以包围该显示区域的方式设置的、配置有驱动各像素电路的驱动电路的边框。为了伴随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而使电子设备小型化,作为显示面板,代替以往的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而使用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异形面板)的情况也变得多了起来。在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中,多使用使角部为平滑的圆弧状的面板。为了将这种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窄边框化,需要在角部的边框也配置驱动电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当在角部的边框配置多个驱动电路时,将多个构成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单元电路在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上错开并沿着显示区域的外周缘配置。由此,能够将小型化的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边框窄边框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42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近年来,具备设置有切口部(凹口部)的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开发正在推进。这样的显示面板也要求对角部进行窄边框化。然而,专利文献1并未公开通过利用切口部的边框,使角部更窄边框化。因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通过利用切口部的边框能够进行窄边框化的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其配置有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平行地延伸的多条发光控制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及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各交叉点附近分别设置的多个像素电路;边框,其设置为包围所述显示区域,并且设置有向所述多条扫描线分别输出扫描信号的多个扫描电路;和向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分别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多个发射电路;显示面板,其包括在至少一个边中从所述边框切入到所述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切口部,所述边框包括由曲线区域构成的至少一个角落部;以及以夹着所述角落部的方式形成的与数据线平行的第一边和与扫描线平行的第二边,从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或所述切口部的任一个侧边处配置的发射电路延伸到所述侧边的布线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周缘处连接到发光控制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方面,至少在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第一角落部中配置向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多条第一信号线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的多个第一驱动电路。另外,在第一边上配置向多条第二信号线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多个第二驱动电路。由此,能够使第一角落部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进行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所包含的异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图。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下部形成的布线的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所包含的扫描电路的构成的框图。图5是图4所示的扫描电路的时序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所包含的发射电路的构成的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发射电路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比较例中,配置有扫描电路和发射电路的显示面板的图。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角落部和第二边处形成的布线的一部分的图。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图。图13是表示第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图。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图。图15是表示各实施方式中共用的第二变形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图。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所包含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剖面图和俯视图。图1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所包含的显示面板上所形成的沟槽的形状的图。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沟槽与扫描电路以及发射电路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电路所使用的晶体管全部作为P沟道型来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N沟道型。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晶体管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晶体管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此外,本说明书中的“连接”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意味着“电连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不仅意味着直接连接,也包括借助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的情况。<1.第一实施方式><1.1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以下,仅称为“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10、显示控制电路20、数据线驱动电路30、扫描线驱动电路50以及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扫描线驱动电路50与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各设置有两个,它们在显示面板10的两侧各配置一个。在显示面板10配置有m(m为1以上的整数)条数据线D1至Dm。与所述数据线D1至Dm交叉的n条扫描线GL1至GLn从扫描线驱动电路50延伸。另外,n条发光控制线EM1至EMn与n条扫描线GL1至GLn平行地从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延伸。在各数据线与各扫描线的交叉点的附近分别设置有像素电路65。各像素电路65根据从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而发光,并在显示面板10上显示图像。数据线驱动电路30基于从显示控制电路20提供的数据DA和控制信号SC1来生成数据信号,并在每一个水平期间分别将一个水平线大小的各数据信号供给至数据线D1至Dm。扫描线驱动电路50基于从显示控制电路20提供的控制信号SC2来生成扫描信号,并依次供给至扫描线GL1至GLn。由此,与被提供了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连接的像素电路65被依次选择。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基于从显示控制电路20提供的控制信号SC3来生成发光控制信号,并供给至与写入了数据信号的像素电路65连接的发光控制线EM1至EMn。扫描线驱动电路50由分别驱动各扫描线GL1至GLn的n个扫描电路构成,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由分别驱动各发光控制线EM1至EMn的n个发射电路构成。这些电路作为单片栅极驱动器(GDM)形成在显示面板10的边框11。若向各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向扫描线提供低电平的扫描信号,则与该扫描线连接的像素电路被选择,从数据线被写入数据信号。此时,控制信号SC3从发光控制线驱动电路60经由发光控制线被提供至像素电路65。由此,与数据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在设置于像素电路65内的有机EL显示元件(电光学元件)中流动,有机EL显示元件发光。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中,包括:/n显示区域,其配置有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平行地延伸的多条发光控制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及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各交叉点附近分别设置的多个像素电路;/n边框,其设置为包围所述显示区域,并且设置有向所述多条扫描线分别输出扫描信号的多个扫描电路;和向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分别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多个发射电路;以及/n显示面板,其包括在至少一个边中从所述边框切入到所述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切口部,/n所述边框包括由曲线区域构成的至少一个角落部;以及以夹着所述角落部的方式形成的与数据线平行的第一边和与扫描线平行的第二边,/n从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或所述切口部的任一个侧边处配置的发射电路延伸到所述侧边的布线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周缘处连接到发光控制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中,包括:
显示区域,其配置有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平行地延伸的多条发光控制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及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各交叉点附近分别设置的多个像素电路;
边框,其设置为包围所述显示区域,并且设置有向所述多条扫描线分别输出扫描信号的多个扫描电路;和向所述多条发光控制线分别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多个发射电路;以及
显示面板,其包括在至少一个边中从所述边框切入到所述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切口部,
所述边框包括由曲线区域构成的至少一个角落部;以及以夹着所述角落部的方式形成的与数据线平行的第一边和与扫描线平行的第二边,
从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或所述切口部的任一个侧边处配置的发射电路延伸到所述侧边的布线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周缘处连接到发光控制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边配置有扫描电路和所述发射电路,在所述角落部配置有所述扫描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电路配置在所述第二边,从配置在所述发射电路中靠近所述角落部的所述第二边处的发射电路延伸的布线在所述角落部的外周缘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从配置在靠近所述侧边的所述第二边处的发射电路延伸的布线在所述侧边的外周缘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电路配置在所述第二边,从所述发射电路延伸的全部布线在所述侧边的外周缘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电路的一部分电路配置在所述第二边,剩余的电路配置在所述侧边,从所述一部分电路延伸的布线在所述角落部的外周缘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从所述剩余的电路延伸的布线在所述侧边的外周缘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电路配置在所述侧边,从所述发射电路延伸的布线在所述侧边处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


7.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淳一横山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