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6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流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包括第一轴承盖、顶盖、上轴承座、中间筒壳、下轴承座、第二轴承盖、轴套筒、上轴承、转轴、潜水电机、下轴承、第三轴承盖、叶轮、径向导叶和轮轴盖,顶盖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轴承座的顶部,上轴承座设置在中间筒壳的顶部外沿,顶盖的底部、上轴承座、中间筒壳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下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筒壳的底部外沿,径向导叶固定在下轴承座底部,筒壳、下轴承座底部外沿、径向导叶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上轴承安装在上轴承座的下部中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加工和组装,能够减少叶轮与进水口之间的泄漏,提高抽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
本技术涉及混流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
技术介绍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其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混流泵主要用于输送清洁和污染的介质,化学中性或侵蚀性的介质,也常用于化工流程中强制循环、海水养殖、城市煤气工程、水处理系统中。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后,对液体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是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综合,液体斜向流出叶轮。现有技术中混流泵的结构大多不便于快速组装,其叶轮与进水口之间的缝隙较大,两者密封效果不够好,导致其抽水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便于加工和组装,能够减少叶轮与进水口之间的泄漏,提高抽水效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包括第一轴承盖、顶盖、上轴承座、中间筒壳、下轴承座、第二轴承盖、轴套筒、上轴承、转轴、潜水电机、下轴承、第三轴承盖、叶轮、径向导叶和轮轴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轴承座的顶部,所述上轴承座设置在中间筒壳的顶部外沿,所述顶盖的底部、上轴承座、中间筒壳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下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筒壳的底部外沿,所述径向导叶固定在下轴承座底部,筒壳、下轴承座底部外沿、径向导叶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轴承安装在上轴承座的下部中央,所述上轴承座的顶端中央和底端中央位于上轴承外各固定有一块第一轴承盖,所述下轴承安装在下轴承座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固定在中间筒壳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的中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在上轴承中,所述转轴的中央安装在下轴承中,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到下轴承座的下方,所述下轴承座顶部中央位于下轴承外固定有第三轴承盖,所述下轴承座底部位于下轴承外外还固定有第二轴承盖,所述第二轴承盖底端与径向导叶的中央顶端之间位于转轴外圈设置有轴套筒,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轮轴盖,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轮轴盖夹设安装有叶轮,所述径向导叶位于叶轮的外周。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导叶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叶轮的底部外侧及底座的进水口上端均为圆环形,叶轮的底部外侧与底座的进水口上端之间通过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顶部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壳,所述顶壳的顶端设置有吊环。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的进水口为喇叭形。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导叶为倒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及下端直径均大于底座的中间直径,底座的上端直径小于其下端直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的整个主体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使得其便于加工和组装。混流泵中底座底部的进水口为喇叭形,叶轮的底部外侧及底座的进水口上端均为圆环形,叶轮的底部外侧与底座的进水口上端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使得叶轮的底部外侧与底座的进水口上端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从而能够减少两者之间的泄漏,提高抽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去除顶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径向导叶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0、顶壳;11、第一轴承盖;12、顶盖;13、上轴承座;14、中间筒壳;15、下轴承座;16、第二轴承盖;17、轴套筒;21、上轴承;22、转轴;23、潜水电机;24、下轴承;25、第三轴承盖;26、叶轮;27、径向导叶;28、底座;29、轮轴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包括第一轴承盖11、顶盖12、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下轴承座15、第二轴承盖16、轴套筒17、上轴承21、转轴22、潜水电机23、下轴承24、第三轴承盖25、叶轮26、径向导叶27和轮轴盖29,顶盖12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轴承座13的顶部,上轴承座13设置在中间筒壳14的顶部外沿,顶盖12的底部、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下轴承座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底部外沿,径向导叶27固定在下轴承座15底部,筒壳14、下轴承座15底部外沿、径向导叶27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顶盖12、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及下轴承座15一起组成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的外壳主体,顶盖12的顶部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壳10,顶壳10的顶端设置有吊环,能够方便的吊接混流泵。上轴承21安装在上轴承座13的下部中央,上轴承座13的顶端中央和底端中央位于上轴承21外各固定有一块第一轴承盖11,下轴承24安装在下轴承座15的中央,潜水电机23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中央,潜水电机23的中央设置有转轴22,转轴22的顶部安装在上轴承21中,转轴22的中央安装在下轴承24中,转轴22的下端伸出到下轴承座15的下方,下轴承座15顶部中央位于下轴承24外固定有第三轴承盖25,下轴承座15底部位于下轴承24外外还固定有第二轴承盖16,第二轴承盖16底端与径向导叶27的中央顶端之间位于转轴22外圈设置有轴套筒17,转轴22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转轴22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轮轴盖29,转轴22的底端通过轮轴盖29夹设安装有叶轮26,径向导叶27位于叶轮26的外周。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工作时,利用潜水电机23带动叶轮26旋转,通过叶轮26做功,使得输送的流体介质从进水口进入输送到径向导叶27内,在径向导叶27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28,底座28的中央设置有进水口,底座28底部的进水口为喇叭形,径向导叶27为倒梯形,底座28的上端及下端直径均大于底座28的中间直径,底座28的上端直径小于其下端直径,使得底座28内的进水口能够流入充足的水源从径向导叶27流出,同时叶轮26的底部外侧及底座28的进水口上端均为圆环形,叶轮26的底部外侧与底座28的进水口上端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使得叶轮26的底部外侧与底座28的进水口上端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从而能够减少两者之间的泄漏,提高抽水效率,整个混流泵的主体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使得其便于加工和组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盖(11)、顶盖(12)、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下轴承座(15)、第二轴承盖(16)、轴套筒(17)、上轴承(21)、转轴(22)、潜水电机(23)、下轴承(24)、第三轴承盖(25)、叶轮(26)、径向导叶(27)和轮轴盖(29),所述顶盖(12)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轴承座(13)的顶部,所述上轴承座(13)设置在中间筒壳(14)的顶部外沿,所述顶盖(12)的底部、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下轴承座(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底部外沿,所述径向导叶(27)固定在下轴承座(15)底部,筒壳(14)、下轴承座(15)底部外沿、径向导叶(27)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轴承(21)安装在上轴承座(13)的下部中央,所述上轴承座(13)的顶端中央和底端中央位于上轴承(21)外各固定有一块第一轴承盖(11),所述下轴承(24)安装在下轴承座(15)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23)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23)的中央设置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顶部安装在上轴承(21)中,所述转轴(22)的中央安装在下轴承(24)中,所述转轴(22)的下端伸出到下轴承座(15)的下方,所述下轴承座(15)顶部中央位于下轴承(24)外固定有第三轴承盖(25),所述下轴承座(15)底部位于下轴承(24)外还固定有第二轴承盖(16),所述第二轴承盖(16)底端与径向导叶(27)的中央顶端之间位于转轴(22)外圈设置有轴套筒(17),所述转轴(22)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轴(22)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轮轴盖(29),所述转轴(22)的底端通过轮轴盖(29)夹设安装有叶轮(26),所述径向导叶(27)位于叶轮(26)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闭式叶轮潜水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盖(11)、顶盖(12)、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下轴承座(15)、第二轴承盖(16)、轴套筒(17)、上轴承(21)、转轴(22)、潜水电机(23)、下轴承(24)、第三轴承盖(25)、叶轮(26)、径向导叶(27)和轮轴盖(29),所述顶盖(12)的底部外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轴承座(13)的顶部,所述上轴承座(13)设置在中间筒壳(14)的顶部外沿,所述顶盖(12)的底部、上轴承座(13)、中间筒壳(14)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下轴承座(15)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底部外沿,所述径向导叶(27)固定在下轴承座(15)底部,筒壳(14)、下轴承座(15)底部外沿、径向导叶(27)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轴承(21)安装在上轴承座(13)的下部中央,所述上轴承座(13)的顶端中央和底端中央位于上轴承(21)外各固定有一块第一轴承盖(11),所述下轴承(24)安装在下轴承座(15)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23)固定在中间筒壳(14)的中央,所述潜水电机(23)的中央设置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顶部安装在上轴承(21)中,所述转轴(22)的中央安装在下轴承(24)中,所述转轴(22)的下端伸出到下轴承座(15)的下方,所述下轴承座(15)顶部中央位于下轴承(24)外固定有第三轴承盖(25),所述下轴承座(15)底部位于下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代锋王金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