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6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包括泵体、电机以及缺水保护机构;泵体包括泵壳体和设置于泵壳体内部的叶轮;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设置于电机壳体内部的定子、转子和与转子固定连接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缺水保护机构包括与出水口连通的冷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的顶块以及设置于顶块下端的电流传感器,上轴承座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缺水保护机构利用介质的冲击力来控制顶块与电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能够极大的提高缺水保护对水流速的检测,及时反馈缺水状态,缩短反馈时间,能够避免水泵在缺水状态下使用,水泵的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
本技术涉及抽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
技术介绍
屏蔽泵亦称密闭泵,屏蔽泵的电机和泵连为一体,屏蔽泵将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分别置于密封金属筒体内,整个转子体完全浸没于介质之中,构成同外界没有转动密封的全封闭结构。是一种取消了泵轴动密封结构的泵。屏蔽泵为了冷却电机和轴承必须从叶轮排出的主流液体中引出一部分循环液流入电机进行单独的循环,在屏蔽泵工作的过程中,当管道中的水被抽尽时,定子和转子通过转轴和叶轮将电动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如果没有介质的过流冷却,被转化的热能不能通过水的冷却而带走,产生的热量会造成泵的填料密封温度过高而烧坏,轴承温度过高而烧坏,对泵的叶轮也可能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缩短缺水反馈时间,能够避免水泵在缺水状态下使用,提高屏蔽泵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包括泵体、电机以及缺水保护机构。所述泵体包括泵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泵壳体内部的叶轮,所述泵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部的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分别与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缺水保护机构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冷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的顶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块下端的电流传感器,所述上轴承座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靠近所述上轴承座外表面的一端密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轴承座上;所述电流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交的下端面;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的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轴承座下方的腔体连通。所述泵壳体、下轴承座、电机壳体以及上轴承座两两接触面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为炭-石墨轴承。优选的,所述定子和转子之间设置有屏蔽套。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叶轮通过键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优选的,所述顶块为圆柱形,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圆环形钢片以及设置于圆环形钢片下方的绝缘片,所述顶块的截面直径和电流传感器的截面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上轴承座上设置有排气阀。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靠近所述上轴承座外表面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密封筒和第二绝缘密封筒;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绝缘密封筒的下端面。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泵体、电机以及缺水保护机构,并通过缺水保护机构检测泵体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介质从上到下分别对上下轴承、转子进行降温和润滑。因为取消了传统离心泵具有的旋转轴密封装置,故能做到完全无泄漏。缺水保护机构利用介质的冲击力来控制顶块与电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能够极大的提高缺水保护对水流速的检测,及时反馈缺水状态,缩短反馈时间,能够避免水泵在缺水状态下使用,水泵的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为泵体,11为泵壳体,12为叶轮,13为进水口,14为出水口,2为电机,21为电机壳体,22为定子,23为转子,24为转轴,25为上轴承座,26为下轴承座,27为屏蔽套,3为缺水保护机构,31为冷却管,32为顶块,33为电流传感器,34为第一通道,35为第二通道,36为第一绝缘密封筒,37为第二绝缘密封筒,38为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包括泵体1、电机2以及缺水保护机构3。泵体1包括泵壳体11和设置于泵壳体11内部的叶轮12,泵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设置于电机壳体21内部的定子22和转子23,转子23固定连接有转轴24,定子22和转子23之间设置有屏蔽套27。屏蔽套27将转子23和定子22隔开,转子23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运转,其动力通过定子22磁场传给转子23。转轴24通过轴承分别与上轴承座25和下轴承座26转动连接;轴承为炭-石墨轴承,炭-石墨轴承拥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具有很高的耐高温性能,使用温度可达350℃。转轴24的一端与叶轮12通过键可拆卸固定连接。缺水保护机构3包括与出水口14连通的冷却管31、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8的顶块32以及设置于顶块32下端的电流传感器33;上轴承座25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靠近上轴承座25外表面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密封筒36和第二绝缘密封筒37;弹簧3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绝缘密封筒36的下端面。弹簧38内芯的材质为钢,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电流传感器33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相交的下端面;顶块32为圆柱形,电流传感器33包括圆环形钢片以及设置于圆环形钢片下方的绝缘片,顶块32的截面直径和电流传感器33的截面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道(34)的直径;冷却管31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34的开口端连通;第二通道35的另一端与上轴承座25下方的腔体连通。泵壳体11、下轴承座26、电机壳体21以及上轴承座25两两接触面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上轴承座25上设置有排气阀。定子22和电流传感器33通过信号连接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其与定子22和电流传感器33的连接方式以及控制方式也为现有技术,且并非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在此不做赘述。工作过程:介质从进水口13进入叶轮12,定子22通过磁场传给转子23能量,使转子23旋转,带动转轴24旋转,由于叶轮12与转轴24固定连接,叶轮12开始工作,介质在叶轮12离心力的作用下运动到泵壳体11,并到达出水口14;一部分介质通过冷却管31和第一通道34运动到顶块32下方,由于介质存在一定的压力,将顶块32和弹簧38向上压缩,使介质通过第一通道34到达第二通道35,之后到达由泵壳体11、下轴承座26、电机壳体21以及上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电机(2)以及缺水保护机构(3);所述泵体(1)包括泵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泵壳体(11)内部的叶轮(12),所述泵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n所述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21)内部的定子(22)和转子(23),所述转子(23)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通过轴承分别与上轴承座(25)和下轴承座(26)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4)的一端与叶轮(12)固定连接;/n所述缺水保护机构(3)包括与所述出水口(14)连通的冷却管(31)、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8)的顶块(32)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块(32)下端的电流传感器(33),所述上轴承座(25)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所述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靠近所述上轴承座(25)外表面的一端密封;所述弹簧(3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轴承座(25)上;所述电流传感器(33)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相交的下端面;所述冷却管(31)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34)的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轴承座(25)下方的腔体连通;/n所述泵壳体(11)、下轴承座(26)、电机壳体(21)以及上轴承座(25)两两接触面之间密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缺水保护的屏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电机(2)以及缺水保护机构(3);所述泵体(1)包括泵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泵壳体(11)内部的叶轮(12),所述泵壳体(11)上设置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
所述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21)内部的定子(22)和转子(23),所述转子(23)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通过轴承分别与上轴承座(25)和下轴承座(26)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4)的一端与叶轮(12)固定连接;
所述缺水保护机构(3)包括与所述出水口(14)连通的冷却管(31)、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8)的顶块(32)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块(32)下端的电流传感器(33),所述上轴承座(25)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所述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靠近所述上轴承座(25)外表面的一端密封;所述弹簧(3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轴承座(25)上;所述电流传感器(33)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相交的下端面;所述冷却管(31)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34)的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3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轴承座(25)下方的腔体连通;
所述泵壳体(11)、下轴承座(26)、电机壳体(21)以及上轴承座(25)两两接触面之间密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隗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寰亚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