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用户对于音效的主观体验要求不断提升,已经经历了从简单的有声音-声音大-音效体验好的转变过程。由于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越大音效越好,因此增大后音腔的体积是一种有效的音效提升办法。然而,随着小型化发展趋势,智能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越来越薄,导致扬声器模组在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内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在有限的可利用空间内增大扬声器模组中后音腔的体积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有两种常规的后音腔增大方式:一种为在扬声器模组的腔体内增设原子吸附材料,利用该原子吸附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以形成负压,从而达到扩展后音腔体积的效果。但是,原子吸附材料成本高,还需要特殊的罐装设备,并且装入工艺流程复杂。另一种为在后音腔内贴吸音棉,但是该方式可增加的后音腔体积有限,而且会牺牲部分声音的响度,使得音效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克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元;/n所述扬声器单元(2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前音腔(11)和后音腔(12);所述壳体(10)上,于所述前音腔(11)的对应区域,开设有出音孔(13),所述出音孔(13)连通所述前音腔(11);所述壳体(10)上,于所述后音腔(12)的对应区域,开设有预设数量和按照预设方式排布的连通孔(14),所述连通孔(14)与所述后音腔(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元;
所述扬声器单元(2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前音腔(11)和后音腔(12);所述壳体(10)上,于所述前音腔(11)的对应区域,开设有出音孔(13),所述出音孔(13)连通所述前音腔(11);所述壳体(10)上,于所述后音腔(12)的对应区域,开设有预设数量和按照预设方式排布的连通孔(14),所述连通孔(14)与所述后音腔(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于所述连通孔(14)的开孔区域设有多孔阻尼网(30),所述多孔阻尼网(30)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连通孔(14)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阻尼网(30)贴设于所述壳体(10)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的所述连通孔(14)呈矩形阵列方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14)的数量为20-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