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50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以及弹性件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件和辅助振膜,弹性件包括连接于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的第一弹臂,第二固定臂与音圈连接;辅助振膜贴设于第二固定臂远离振膜的一侧,第一弹臂沿振动方向的投影落在辅助振膜的范围外。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中的弹性件的设计自由度大,可靠性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分别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用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连接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弹性件的辅助振膜。然而,相关技术中,弹性件的造型设计受限于辅助振膜的设计,使所述弹性件的设计自由度受限,从而导致发声器件的振动发声可靠性低。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发声器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支撑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连接的弹性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弹臂的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一臂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臂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臂间隔设置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臂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支撑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连接的弹性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臂间隔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弹臂的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一臂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臂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臂间隔设置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一臂的第二弹臂;以及,
辅助振膜,所述辅助振膜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臂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所述第一弹臂沿振动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辅助振膜的范围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支撑于所述第二固定臂靠近所述振膜一侧且连接于所述振膜的骨架本体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延伸至所述磁间隙内并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音圈通过所述骨架与所述第二固定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振膜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臂的第三固定部、贴合于所述第二臂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四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二弹臂相对间隔设置的折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骨架包括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弹性件,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威张帆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