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发声器件又名扬声器或喇叭,运用于音箱中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组件。然而,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中,所述发声器件仅有一个振膜结构,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SD)较小,从而限制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响度;另外,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在工作时自身的盆架整体有较大的振动,形成壳振,产生杂音。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音响度大、无壳振杂音的发声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其特征在于:/n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相对两侧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盆架围合形成收容空间;/n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插入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一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二音圈、连接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骨架、连接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骨架、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的第一弹波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的第二弹波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相对两侧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盆架围合形成收容空间;
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插入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一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发声的第二音圈、连接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骨架、连接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骨架、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的第一弹波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的第二弹波组件,所述第一弹波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波组件正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弹波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弹波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骨架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平板壁,由所述第一平板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弹波组件的第一延伸壁和由所述第一延伸壁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音圈连接的第二延伸壁;
所述第二骨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平板壁,由所述第二平板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弹波组件的第三延伸壁和由所述第三延伸壁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音圈连接的第四延伸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包括呈环状的盆架本体、由所述盆架本体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连接壁以及由所述连接壁向靠近所述第一振膜方向延伸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围绕所述磁路系统设置,所述连接壁位于所述第一弹波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波组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弹波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波组件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包括围绕所述磁路系统设置的呈环状的第一振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端的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一端的呈环状的第二折环部,所述第二折环部环绕所述第一折环部且相互间隔,所述第一折环部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所述第二折环部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绪东,邵涛,顾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