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置排污管,在基座上设置外斗,在外斗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泥口,在外斗尾部设置出泥口,在外斗底部设有排污口,在外斗内设置导向轨,在导向轨上设置活动安装架,活动安装架通过横向液压缸与外斗连接,在活动安装架底部与导向轨对应位置设置导向轮,活动安装架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轨连接,在活动安装架上设置收集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双层结构,可将污泥与污水分离,避免了在输送时,运输车辆上污水积存、滴流的问题,提高了污水收集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积留污水对污泥清理场地、运输途中的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清理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排污设备
,涉及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具体是一种污泥收集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亦是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生活垃圾的排放,城市内的排水系统,例如下水道、水渠等及其容易出现垃圾、污泥堆积,尤其是污泥堆积,当污泥沉淀堆积到一定地步后,极其容易导致堵塞排水不畅,对城市排水系统正常运作带来极大影响,亦是对城市防洪、排涝等各项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为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各个城市市政部门都会安排环卫工作人员不定期对其进行清理。目前,常规的排水系统请理方式大多通过污泥抽取机将城市下水道、水渠的污泥抽入清理车,然后运送至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是污泥在抽取进入清理车后,夹带的污水会渗流,导致抽取现场以及清理车运输的途中污水会不停流出,不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增加了该路段环卫工人的清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污泥收集装车装置,采用双层结构,可将污泥与污水分离,避免了在输送时,运输车辆上污水积存、滴流的问题,提高了污水收集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积留污水对污泥清理场地、运输途中的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置排污管,在基座上设置外斗,在外斗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泥口,进泥口可放入污泥抽取机的抽取管道,可通过进泥口将污水污泥抽进外斗,在外斗尾部设置出泥口,通过出泥口可将污泥输送至运输车内,顶盖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污泥溅洒的情况,在外斗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排污口可通过排污管将外斗内的污水排出,在外斗内、进泥口下方设置导向轨,在导向轨上设置活动安装架,活动安装架通过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横向液压缸与外斗的内壁连接,即横向液压缸的固定端与外斗的内壁连接,伸缩端与活动安装架连接,在活动安装架底部与导向轨对应位置设置导向轮,活动安装架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轨连接,当横向液压缸工作时,可使活动安装架沿着滑轨做往复运动,在活动安装架上设置收集斗,在收集斗底部设有连接板,收集斗前端底部通过连接板与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由控制电路控制的倾倒液压缸连接,即倾倒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活动安装架连接,伸缩端与收集斗前部的连接板连接,收集斗的后部与活动安装架轴连接,当倾倒液压缸工作时,可将收集斗前部撑起,使其倾斜并将斗内的污泥经由出泥口倒出,收集斗的底部设计为渗水网,当污泥通过进泥口进入收集斗后,污水可通过收集斗的底板流入外斗内,再经由排污口排出,然后收集斗沿着滑轨移动至外斗出泥口,再通过液压缸将收集斗顶起,即可将污泥倒入环卫车辆中。进一步地,在基座底部设有行走轮,便于对其进行运送。进一步的,外斗的底部由后向前倾斜,即由出泥口向内倾斜,可防止污水滞留在外斗内。进一步的,排污口设计在外斗倾斜端的底部,便于将斗内的污水全部排出。在收集污泥时,将污泥抽取机的抽取管道放入外斗顶盖上的进泥口,开始抽取污泥,将污泥抽入收集斗内,污泥中的污水经由收集斗底部的渗水口流入外斗内,然后顺着外斗倾斜的底部流入排污口,抽泥结束后,控制横向液压缸将活动安装架沿着导向轨往出泥口推出,从而带动收集斗移动至出泥口处,再控制倾倒液压缸工作,将收集斗顶起,使其倾斜,将斗内的污泥倒入在出泥口等待的清理车内,然后再次控制倾倒液压缸回缩,将收集斗复位,然后横向液压缸回缩,将活动安装架复位,从而使收集斗再次处于进泥口下方,完成清理污泥。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双层结构,可将污泥与污水分离,避免了在输送时,运输车辆上污水积存、滴流的问题,提高了污水收集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积留污水对污泥清理场地、运输途中的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清理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架与导向轨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集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收集斗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外斗;3、横向液压缸;4、进泥口;5、收集斗;6、行走轮;7、活动安装架;8、排污管;9、导向轨;10、倾倒液压缸;11、排污口;12、渗水网;13、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在图1、2、3、4、5、6所示的结构中,本技术提供的污泥收集装置,包括基座1,在基座1底部设有行走轮6,在基座1上设置排污管8,在基座1上设置外斗2,在外斗2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泥口4,在外斗2尾部设置出泥口,外斗2的底部由后向前倾斜,即由出泥口向内倾斜,在外斗2倾斜端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1,排污口11与排污管8连接,在外斗2内、进泥口4下方设置导向轨9,在导向轨9上设置活动安装架7,活动安装架7通过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横向液压缸3与外斗2的内壁连接,即横向液压缸3的固定端与外斗2的内壁连接,伸缩端与活动安装架7连接,在活动安装架7底部与导向轨对应位置设置导向轮,活动安装架7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轨9连接,在活动安装架7上设置收集斗5,在收集斗5底部设有连接板13,收集斗5前端底部通过连接板13与设置在安装架7上的由控制电路控制的倾倒液压缸10连接,即倾倒液压缸10的固定端与活动安装架7连接,伸缩端与收集斗5前端底部的连接板13连接,收集斗5的后部与活动安装架7轴连接,收集斗5的底部设计为渗水网12。在收集污泥时,将污泥管道与外斗顶盖上的进泥口连接,通过抽你管道将污泥抽入收集斗内,污泥落入收集斗后,夹带的污水经由收集斗底部的渗水口流入外斗内,然后顺着外斗倾斜的底部流入排污口,抽泥结束后,控制横向液压缸将活动安装架沿着导向轨往出泥口推出,从而带动收集斗移动至出泥口处,将挡板上的插销拔掉,接着控制倾倒液压缸工作,将收集斗顶起,使其倾斜,将斗内的污泥倒入在出泥口等待的清理车内,然后再次控制倾倒液压缸回缩,将收集斗复位,然后横向液压缸回缩,将活动安装架复位,从而使收集斗再次处于进泥口下方,完成清理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设置排污管,在基座上设置外斗,在外斗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泥口,在外斗尾部设置出泥口,在外斗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在外斗内、进泥口下方设置导向轨,在导向轨上设置活动安装架,活动安装架通过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横向液压缸与外斗的内壁连接,即横向液压缸的固定端与外斗的内壁连接,伸缩端与活动安装架连接,在活动安装架底部与导向轨对应位置设置导向轮,活动安装架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轨连接,在活动安装架上设置收集斗,在收集斗底部设有连接板,收集斗前端底部通过连接板与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由控制电路控制的倾倒液压缸连接,即倾倒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活动安装架连接,伸缩端与收集斗前部的连接板连接,收集斗的后部与活动安装架轴连接,收集斗的底部设计为渗水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设置排污管,在基座上设置外斗,在外斗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泥口,在外斗尾部设置出泥口,在外斗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在外斗内、进泥口下方设置导向轨,在导向轨上设置活动安装架,活动安装架通过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横向液压缸与外斗的内壁连接,即横向液压缸的固定端与外斗的内壁连接,伸缩端与活动安装架连接,在活动安装架底部与导向轨对应位置设置导向轮,活动安装架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轨连接,在活动安装架上设置收集斗,在收集斗底部设有连接板,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远才,
申请(专利权)人:潘远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