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移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
技术介绍
区块链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性、集体维护的特点。区块链技术增加了时间维度,使数据具有极强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区块链中各个节点依次相接,从而记录了区块数据的完整信息,能够提供区块链数据的溯源功能;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桥梁检测信息的存储,能够有效的避免数据被篡改,因而在桥梁检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桥梁是指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在由于桥梁位置分散、修建时采用的技术标准不同、桥梁结构形式的差异,造成路网中桥梁的营运状况存在很大差别,部分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表现形式为:结构出现不规则裂缝、混凝土剥落露筋、梁体及墩台帽梁水蚀等,这些因素已严重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传统对于桥墩、桥梁柱进行表观检测时,需要设置脚手架进行攀爬,以便于及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板(21)、两个旋转座(22)和两个移动装置(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的一端为伸出端,所述固定板(21)的另一端为伸入端,两个所述固定板(21)的伸出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21)连接呈“V”型;/n所述固定板(21)的伸入端下方分别设有所述旋转座(22),所述旋转座(22)的固定部与所述伸入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3)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座(22)的旋转部上,所述旋转座(22)的旋转部与所述移动装置(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板(21)、两个旋转座(22)和两个移动装置(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的一端为伸出端,所述固定板(21)的另一端为伸入端,两个所述固定板(21)的伸出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21)连接呈“V”型;
所述固定板(21)的伸入端下方分别设有所述旋转座(22),所述旋转座(22)的固定部与所述伸入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3)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座(22)的旋转部上,所述旋转座(22)的旋转部与所述移动装置(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22)包括上固定座(23)、旋转柱(24)和盖板(26),所述上固定座(23)的上表面设有一号盲孔(a),所述上固定座(23)的下表面设有二号盲孔(b),所述一号盲孔(a)与所述二号盲孔(b)通过连接孔(c)接通,所述一号盲孔(a)的孔径大于所述连接孔(c)的孔径,所述连接孔(c)的孔径大于所述二号盲孔(b)的孔径,所述一号盲孔(a)、所述二号盲孔(b)和所述连接孔(c)的孔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旋转柱(24)竖向活动穿设在所述二号盲孔(b)内,所述旋转柱(24)的上端还设有对接板(25),所述旋转柱(24)的下端伸出所述二号盲孔(b),所述对接板(25)呈圆盘状,所述对接板(25)的直径大于所述旋转柱(24)的直径,所述旋转柱(24)的上端面与所述对接板(25)的下表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板(25)位于所述连接孔(c)内;
所述盖板(26)位于所述一号盲孔(a)内,所述盖板(26)呈圆盘状,所述盖板(26)的半径与所述一号盲孔(a)的半径相同,所述上固定座(23)的上端面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2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24)的下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移动装置(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溯源的桥梁工程墩柱智慧检测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c)的底面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真,王峰,倪志军,谷林飞,朱瑜林,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