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位推荐方法及装置、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文件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车位推荐方法及装置、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导航技术的成熟和导航设备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航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出行,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在很多情况下对导航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在用户出行和停车过程中,如果用户的出行目的地是热门商圈及景区等位置,在到达目的地后停车时场常会遇到车位已满的情况,只能排队等候空车位或者去周边其他停车场逐个寻找空车位,由于用户不知道周边停车场的车位余量情况,常常需要往返多个停车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可用的停车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位推荐方法。所述车位推荐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导航设备的导航数据。所述导航数据中包含导航目的位置和车辆位置。在检测到所述车辆位置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停车条件的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在历史时间区间内的历史支付数据以及历史导航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位推荐方法,包括:/n获取车辆导航设备的导航数据;所述导航数据中包含导航目的位置和车辆位置;/n在检测到所述车辆位置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停车条件的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n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在历史时间区间内的历史支付数据以及历史导航数据;/n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历史导航数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目标停车场;/n生成所述目标停车场的推荐信息并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位推荐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导航设备的导航数据;所述导航数据中包含导航目的位置和车辆位置;
在检测到所述车辆位置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停车条件的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
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在历史时间区间内的历史支付数据以及历史导航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历史导航数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目标停车场;
生成所述目标停车场的推荐信息并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历史导航数据,包括:导航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第一导航数据,导航目的位置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第二导航数据;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历史导航数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目标停车场,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第一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候选停车场的离场车辆数;
基于所述第二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候选停车场的进场车辆数;
根据所述离场车辆数和所述进场车辆数,计算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
基于所述可用车位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所述目标停车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和所述第一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候选停车场的离场车辆数,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支付数据中包含的支付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导航数据中包含的起始导航用户的身份标识,对所述支付用户和所述起始导航用户进行去重;
将去重后的支付用户的支付用户数和起始导航用户的导航用户数二者的总数目作为所述离场车辆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起始导航用户,采用如下方式确定:
基于所述第一导航数据中包含的导航用户的导航数据,判断所述导航用户是否提交起始导航动作;
若是,判断所述导航用户的导航起始位置是否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停车范围内;
若是,计算所述导航用户的导航目的位置与导航起始位置之间的导航距离;
判断所述导航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导航距离阈值且所述导航目的位置为停车场;
若否,判断所述导航用户的车辆导航设备的设备定位是否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停车范围内;
若是,将所述导航用户确定为所述起始导航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候选停车场的进场车辆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导航数据中包含的提交结束导航动作且导航目的位置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范围的结束导航数据对应的第一结束导航用户;
确定所述第二导航数据中包含的提交结束导航动作且车辆导航设备的设备定位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结束导航数据对应的第二结束导航用户;
基于所述第一结束导航用户和所述第二结束导航用户的身份标识,对所述第一结束导航用户和所述第二结束导航用户进行去重;
将去重后的第一结束导航用户和第二结束导航用户的结束导航用户数二者的总数目作为所述进场车辆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离场车辆数和所述进场车辆数,计算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包括:
计算所述离场车辆数减去所述进场车辆数后的车辆差值;
判断所述车辆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0;
若是,将所述车辆差值作为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
若否,将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确定为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离场车辆数和所述进场车辆数,计算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子步骤执行之后,且所述基于所述可用车位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所述目标停车场子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基准车位数;
判断所述可用车位数是否大于所述基准车位数;
若是,将所述可用车位数修正为与所述基准车位数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离场车辆数和所述进场车辆数,计算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子步骤执行之后,且所述基于所述可用车位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所述目标停车场子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在第二历史时间区间内的第二历史导航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历史导航数据中包含的导航数据对应的导航用户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用户数的停车失败用户;
若是,将所述可用车位数修正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停车失败用户,采用如下方式确定:
判断所述导航用户在提交导航结束动作之后的预设时间范围内是否发起开始导航动作;
若是,将所述导航用户确定为所述停车失败用户;
或者,
在所述导航用户的车辆导航设备的设备定位位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的停车范围内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变更导航目的位置的操作;
若是,将所述导航用户确定为所述停车失败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满足停车条件的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包括:所述导航目的位置对应的停车场,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停车场;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可用车位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停车场中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的所述目标停车场,包括:
判断所述导航目的位置对应的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是否大于0;
若是,将所述导航目的位置对应的停车场作为所述目标停车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若所述判断所述导航目的位置对应的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是否大于0子步骤执行之后的判断结果为否,执行如下操作:
针对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停车场,选择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最小的第一候选停车场;
针对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停车场,选择可用车位数最大的第二候选停车场,并将所述第一候选停车场和所述第二候选停车场作为所述目标停车场;
和/或,
针对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停车场,根据所述停车场与所述导航目的位置的距离以及对应的距离权重,所述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以及对应的车位数权重,计算所述停车场的推荐优先度;
选择推荐优先度最高的停车场作为所述目标停车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位推荐方法,所述生成所述目标停车场的推荐信息并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推荐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推荐信息中包含的二次导航控件被触发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辆导航设备的车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停车场的位置信息,生成二次导航路径;
基于所述二次导航路径更新所述车辆导航设备的导航数据中包含的导航路径,并向所述车辆导航设备发送导航更新提醒。
13.一种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停车场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支付数据、导航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停车场的第一导航数据,以及导航目的位置位于所述停车场的第二导航数据;
基于所述支付数据和所述第一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停车场的离场车辆数;
基于所述第二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停车场的进场车辆数;
根据所述离场车辆数和所述进场车辆数,计算所述停车场的可用车位数;
根据所述停车场的基准车位数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第三导航数据,对所述可用车位数进行修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支付数据和所述第一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停车场的离场车辆数,包括:
基于所述支付数据中包含的支付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导航数据中包含的起始导航用户的身份标识,对所述支付用户和所述起始导航用户进行去重;
将去重后的支付用户和起始导航用户的支付用户数和导航用户数二者的总数目作为所述离场车辆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所述起始导航用户,采用如下方式确定:
基于所述第一导航数据中包含的导航用户的导航数据,判断所述导航用户是否提交起始导航动作;
若是,判断所述导航用户的导航起始位置是否位于所述停车场的停车范围内;
若是,计算所述导航用户的导航目的位置与导航起始位置之间的导航距离;
判断所述导航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导航距离阈值且所述导航目的位置为停车场;
若否,判断所述导航用户的车辆导航设备的设备定位是否位于所述停车场的停车范围内;
若是,将所述导航用户确定为所述起始导航用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停车场的车位预测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导航数据确定所述停车场的进场车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怡孜,
申请(专利权)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