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轨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轨梁。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胶轮有轨电车的轨道梁大多采用钢混结构轨道梁,然而,上述轨道梁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混凝土和钢板处的节点连接复杂,现浇混凝土层施工难度大,不利于现场操作及控制;2)钢结构防腐年限低,需定期更换维护,耐久性差,产品成本偏高。3)轨道梁的导向面内侧承受向外的荷载,使得在轨道车辆的导向面和轨道梁的走行面的连接处产生较大的拉力。4)钢结构刚度较差,容易变形和晃动,影响乘车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轨梁,减小侧梁的厚度,提高了轨道梁的耐久性,避免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与侧梁的内凸缘发生干涉,保证轨道车辆行驶时的顺畅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轨梁,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个侧梁和横联,两个所述侧梁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侧梁为内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具有向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内凸缘和背离另一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轨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个侧梁和横联,两个所述侧梁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侧梁为内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具有向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内凸缘和背离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第一外凸缘,且所述内凸缘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底面,所述横联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梁的下部之间,所述横联为混凝土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导轨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个侧梁和横联,两个所述侧梁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侧梁为内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具有向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内凸缘和背离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第一外凸缘,且所述内凸缘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底面,所述横联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梁的下部之间,所述横联为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凸缘的底面沿从外向内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包括多榀轨道梁段,多榀所述轨道梁段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榀轨道梁段包括两个所述侧梁和多个所述横联,多个所述横联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设有走行结构,所述走行结构的硬度小于混凝土的硬度,所述走行结构的顶面为走行面。
技术研发人员:杜平,肖辉,安明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