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驾驶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如汽车、货车等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交通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已成常态,人们的出行效率也变得十分低下,而且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同时,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会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交通环境压力的问题成了社会的热点议题。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交通事故、节约能源、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可解决停车困难问题、可提高出行效率的无人驾驶交通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轨道、智能交通工具、动力装置、斜坡升降平台、垂直升降平台、地面马路和智能调度系统,所述高架轨道设置若干层、并架设在地面马路的上空,动力装置活动设置在高架轨道上,智能交通工具悬挂在动力装置上,斜坡升降平台和垂直升降平台均设置在地面马路与高架轨道、高架轨道与高架轨道之间,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轨道(1)、智能交通工具(2)、动力装置(3)、斜坡升降平台(4)、垂直升降平台(5)、地面马路(6)和智能调度系统,所述高架轨道(1)设置若干层、并架设在地面马路(6)的上空,动力装置(3)活动设置在高架轨道(1)上,智能交通工具(2)悬挂在动力装置(3)上,斜坡升降平台(4)和垂直升降平台(5)均设置在地面马路(6)与高架轨道(1)、高架轨道(1)与高架轨道(1)之间,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动力装置(3)控制智能交通工具(2)在高架轨道(1)上行驶,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动力装置(3)控制智能交通工具(2)在斜坡升降平台(4)或垂直升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轨道(1)、智能交通工具(2)、动力装置(3)、斜坡升降平台(4)、垂直升降平台(5)、地面马路(6)和智能调度系统,所述高架轨道(1)设置若干层、并架设在地面马路(6)的上空,动力装置(3)活动设置在高架轨道(1)上,智能交通工具(2)悬挂在动力装置(3)上,斜坡升降平台(4)和垂直升降平台(5)均设置在地面马路(6)与高架轨道(1)、高架轨道(1)与高架轨道(1)之间,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动力装置(3)控制智能交通工具(2)在高架轨道(1)上行驶,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动力装置(3)控制智能交通工具(2)在斜坡升降平台(4)或垂直升降平台(5)进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轨道(1)设置2层,每层设置2排车道,下层内侧车道为车箱货柜的正常行驶车道,下层外侧车道为车箱货柜的下客下货车道,车箱货柜下客下货时,由下层内侧车道转行下层外侧车道,并通过斜坡升降平台(4)下降至地面马路(6),高架轨道(1)的上层为小汽车长途高速车道,小汽车下客时,在距目的地一段距离前通过垂直升降平台(5)下降至下层,在下层行驶至目的地时,通过垂直升降平台(5)下降至地面马路(6);车箱货柜下客下货或小汽车下客时,地面马路(6)的车辆在距下客点或下货点一段距离的位置亮红灯并等待车箱货柜或小汽车下降至地面马路(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的高架轨道(1)包括若干工字轨(11),工字轨(11)之间通过第一转向轨道(13)连接,第一转向轨道(13)与工字轨(11)的夹角<60°,工字轨(11)上设有第一转盘(12),第一转盘(12)之间通过第二转向轨道(14)连接,第二转向轨道(14)与工字轨(11)的夹角>60°,第一转盘(12)位于工字轨(11)的上方,第一转盘(12)的上侧设置有转向电机(122)、下侧设置有勾状的支撑臂(121),支撑臂(121)的头部支撑在工字轨(11)的底部,车箱货柜或小汽车通过第一转向轨道(13)或第二转向轨道(14)转换车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8)、齿轮(36)、齿轮轴(32)、轨道专用轮(31)、轨道专用轮轴(34)、连接柱(35),调节电机(33)和悬挂组件,驱动电机(38)通过齿轮轴(32)与齿轮(36)驱动连接,连接柱(35)分别与齿轮轴(32)、轨道专用轮轴(34)连接,齿轮(36)设置于工字轨(11)的内侧轨道上,工字轨(11)的内侧轨道上设置有齿条,齿轮(36)与齿条相互啮合,轨道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