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17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和预制桩构件,所述轨道梁的下端设有安装板,所述预制桩构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凸出于所述轨道梁的下端面,和/或,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板凸出于轨道梁的下端面,和/或,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这样,在对安装板和支撑板进行固定连接时,可以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固定连接操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梁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轨道施工作业来讲,轨道梁的安装是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和打入地面的预制桩构件,预制桩构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轨道梁的下端预埋有安装板,然后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实现支撑板和安装板的连接。现有的轨道梁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支撑板安放步骤,将支撑板放置于预埋好的上端面裸露于地面的管桩上,且在支撑板和管桩之间配置好高差调节构件;支撑板高度调整步骤,根据测得的各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差调节所述高差调节构件的伸缩长度,以调整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管桩的安装高度;以及轨道梁固定步骤,将轨道梁底部的安装板固定至所述支撑板。由于轨道项目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时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轨道梁的安装板与预制构件的支撑板连接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证轨道梁安装的可靠性,必须要尽可能的将轨道梁的安装板与桩基的支撑板可靠固定。现有技术中,安装板的底面与轨道梁的底面相平齐,且安装板在垂向上的投影又落入支撑板在垂向的投影内,导致固定连接操作不易进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以方便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和预制桩构件,所述轨道梁的下端设有安装板,所述预制桩构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凸出于所述轨道梁的下端面,和/或,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板凸出于轨道梁的下端面,和/或,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这样,在对安装板和支撑板进行固定连接时,可以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固定连接操作的进行。可选地,所述轨道梁包括梁本体,所述梁本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凸出部,并向下凸出于所述第二凸出部。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板部,所述板部的一面设有预埋部,所述预埋部预埋于所述轨道梁内,所述板部至多部分预埋于所述轨道梁内。可选地,所述预制桩构件包括预制桩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桩相连,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支撑板。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件,安装于所述预制桩;止挡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件;连接机构,其一个端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另一个端部插入所述止挡机构内,并与所述止挡机构卡接。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旋紧件,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旋紧件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旋紧件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止挡机构卡连;所述旋紧件与所述上连接杆配合的第一螺纹段和所述旋紧件与所述下连接杆配合的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和/或,还包括第一并紧螺母,所述第一并紧螺母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并能够与所述旋紧件相抵紧;和/或,还包括第二并紧螺母,所述第二并紧螺母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并能够与所述旋紧件相抵紧;和/或,还包括第三并紧螺母,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并紧螺母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并能够与所述支撑板相抵。可选地,所述止挡机构包括止挡件、弹性部件和呈筒状的可调件,所述可调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止挡件相作用,以使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可调件沿轴向相抵;所述下连接杆设有呈锥形的插头,所述插头的上端形成环形台阶面,向下插接的所述插头能够迫使所述止挡件沿径向向外位移,所述插头穿过所述止挡件时,所述止挡件能够沿径向向内位移,并能够与所述环形台面形成卡接配合。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件和支撑体,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止挡件相作用;和/或,还包括第四并紧螺母,所述第四并紧螺母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并能够与所述可调件相抵紧。可选地,所述预制桩与所述轨道梁之间还设有固化层;和/或,所述定位件包括转换螺母、锚固螺母和若干锚固卡片,所述转换螺母用于安装所述止挡机构,所述预制桩内设有受力筋,所述锚固螺母设有锥形孔,各所述锚固卡片均置于所述锥形孔内,并环绕所述受力筋布置,所述转换螺母还安装于所述锚固螺母,以压紧各所述锚固卡片,并由各所述锚固卡片夹持所述受力筋。可选地,还包括紧定螺丝,所述紧定螺丝安装于所述转换螺母,并与所述受力筋的端相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轨道梁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轨道梁倒放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轨道梁在第二凸出部处的剖面图;图4为连接组件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止挡机构和定位件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下连接杆的局部视图;图7为图1中定位件与受力筋的连接结构图;图8为定位件与受力筋的另一种连接结构图;图9为定位件与受力筋的又一种连接结构图。图1-9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轨道梁、11安装板、111板部、112预埋部、12梁本体、121第二凸出部;2预制桩构件、21预制桩、211受力筋、22连接组件、221定位件、221a转换螺母、221b锚固螺母、221c锚固卡片、221d紧定螺丝、222止挡机构、222a止挡件、222b弹性部件、222b-1弹性件、222b-2支撑体、222c可调件、223连接机构、223a上连接杆、223b下连接杆、223b-1插头、223b-2环形台阶面、223c旋紧件、223d第一并紧螺母、223e第二并紧螺母、223f第三并紧螺母、223g第四并紧螺母、23支撑板、24固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请参考图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轨道梁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轨道梁倒放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轨道梁在第二凸出部处的剖面图,图4为连接组件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止挡机构和定位件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下连接杆的局部视图,图7为图1中定位件与受力筋的连接结构图,图8为定位件与受力筋的另一种连接结构图,图9为定位件与受力筋的又一种连接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1和预制桩构件2,轨道梁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11,预制桩构件2的上端设有支撑板23。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板11凸出于轨道梁1的下端面,和/或,支撑板2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图中未示出),这样,在对安装板11和支撑板23进行固定连接时,可以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固定连接操作的进行。以轨道梁1的下端面设有凸出的安装板11为例,结合图2,轨道梁1可以包括梁本体12,梁本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1)和预制桩构件(2),所述轨道梁(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11),所述预制桩构件(2)的上端设有支撑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凸出于所述轨道梁(1)的下端面,和/或,所述支撑板(2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支撑板(2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梁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梁(1)和预制桩构件(2),所述轨道梁(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11),所述预制桩构件(2)的上端设有支撑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凸出于所述轨道梁(1)的下端面,和/或,所述支撑板(2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支撑板(2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包括梁本体(12),所述梁本体(1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凸出部(121),所述安装板(11)安装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21),并向下凸出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包括板部(111),所述板部(111)的一面设有预埋部(112),所述预埋部(112)预埋于所述轨道梁(1)内,所述板部(111)至多部分预埋于所述轨道梁(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轨道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构件(2)包括预制桩(21)和连接组件(22),所述连接组件(22)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桩(21)相连,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支撑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2)包括:
定位件(221),安装于所述预制桩(21);
止挡机构(222),安装于所述定位件(221);
连接机构(223),其一个端部与所述支撑板(23)相连,另一个端部插入所述止挡机构(222)内,并与所述止挡机构(222)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轨道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23)包括上连接杆(223a)、下连接杆(223b)和旋紧件(223c),所述上连接杆(223a)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板(23)相连,所述上连接杆(223a)的下端部与所述旋紧件(223c)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杆(223b)的上端部与所述旋紧件(223c)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杆(223b)的下端部与所述止挡机构(222)卡连;
所述旋紧件(223c)与所述上连接杆(223a)配合的第一螺纹段和所述旋紧件(223c)与所述下连接杆(223b)配合的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和/或,还包括第一并紧螺母(223d),所述第一并紧螺母(223d)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223b),并能够与所述旋紧件(223c)相抵紧;和/或,还包括第二并紧螺母(223e),所述第二并紧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