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88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其包括对重框架和导轮组件,对重框架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定位孔,两个位于同一对角线的定位孔构成定位孔组;导轮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与定位孔组对应的固定孔,导轮组件通过固定孔与对重框架顶部可拆卸连接。对重框架采用钣金件加工成型,加工精准;导轮组件上设有绳挡板和绳挡柱用于降低钢丝绳脱槽的概率。对重框架顶部设有八个定位孔,导轮组件的底板上的固定孔可以选择一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导轮的角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实现对重的不同角度的左置和右置,便于轮易损部件的更换以及后期对导轮的维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对重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
技术介绍
电梯在运行时,其平衡性能备受人们关注。对重框架又是平衡电梯轿厢重量的重要部件,导轮通过钢丝绳将对重框架与轿厢连接在一起,因此导轮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电梯维修维护人员定期给导轮轴承注油,当电梯运行一定的时间后需要更换导轮及轴承。公开号为CN11034238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上横板、下横板和两个侧梁,上横板、下横板和两个侧梁固定连接组成对重架本体,还包括绳轮轴、绳轮护罩、侧挡绳支架和下挡绳支架,绳轮轴固定在上横板的中间,绳轮轴与上横板连接处的下部设有绳轮轴挡板,绳轮轴上设有绕绳轮轴转动的绳轮,绳轮护罩固定在上横板的上端,侧挡绳支架为两个、分别位于绳轮的两侧端,侧挡绳支架固定在上横板上,下挡绳支架为U型架、且固定在上横板上,上横板的两端设置有矩形的加强筋,加强筋焊接固定在上板横上,上横板、下横板均为8mm厚的钢板翻边折弯件,侧梁为4mm厚的钢板翻边折弯件。上述方案中的绳轮在安装时其角度不能发生改变,在进行绳轮轴承注油或更换绳轮和轴承时十分不便捷,不能适应电梯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待于研发一种导轮角度可调的对重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其具有调节的导轮,达到便于维修更换对重架上的导轮和导轮易损部件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和导轮组件,所述对重框架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定位孔,两个位于同一对角线的所述定位孔构成定位孔组;所述导轮组件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导轮,两个所述侧板位于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导轮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与定位孔组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导轮组件通过固定孔与对重框架顶部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重框架顶部设有八个定位孔,导轮组件的底板上的固定孔可以选择一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导轮的角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实现对重的不同角度的左置和右置,便于轮易损部件的更换以及后期对导轮的维保。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侧板沿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共同连接有绳挡板,所述绳挡板整体呈匚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挡板的设置可以的降低导轮上钢丝绳的脱槽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侧板共同穿设有多根绳挡柱,多根所述绳挡柱均位于导轮下方且沿导轮的周向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挡柱沿导轮底部周向设置,可以进一步减低导轮上钢丝绳的脱槽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包括对重顶框、对重底框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对重立框,两个所述对重立框向下的一端均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均共同设有配重块,两个所述对重立框整体呈匚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匚形对重立框上设有放置槽,配重块的两端置于两个放置槽内部,便于配重块的增加和减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对重立框沿放置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沿对重立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用于限位配重块的限位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重块添加完成后再限位孔内穿入限位棒,使得限位棒与放置槽内的配重块的顶部抵接,对配重块进行限位固定,防止配重块因为对重框架的上下升降而出现晃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顶框和对重底框的上均设有配重槽,两个所述配重槽内均设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槽内设有配重块,可以在保证对重框架的重量的同时降低对重框架的高度,节约建筑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依次连接撞击柱,每个所述撞击柱两端均设有方板,相邻的所述撞击柱的方板相互抵接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钢丝绳会受力延长,为了确保足够的缓冲器安全距离,一般工作人员会截短钢丝绳,但是工序较为复杂,而采用多个依次连接的撞击柱可以在钢丝绳延长后,拆下一个撞击柱即可满足缓冲器的安全距离要求,避免给使用单位和维修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顶框、对重底框和两个对重立框均由钣金件弯折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加工,采用钣金件进行弯折加工,具有节省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生产费用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八个定位孔和两个固定孔的设置,导轮组件的底板上的固定孔可以选择一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导轮的角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实现对重的不同角度的左置和右置,便于轮易损部件的更换以及后期对导轮的维保;2.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棒的设置;使得限位棒与放置槽内的配重块的顶部抵接,对配重块进行限位固定,防止配重块因为对重框架的上下升降而出现晃动;3.通过配重槽和配重块的设置,可以在保证对重框架的重量的同时降低对重框架的高度,节约建筑成本;4.通过多个撞击柱的设置,能够在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当钢丝绳会受力延长,不需要去截短钢丝绳,只需拆下一个撞击柱即可满足缓冲器的安全距离要求,避免给使用单位和维修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的爆炸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对重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重框架;11、对重顶框;111、支撑顶板;112、顶板;113、定位孔;114、定位孔组;12、对重立框;121、放置槽;122、限位孔;123、限位棒;13、对重底框;131、支撑底板;132、连接板;133、配重槽;134、撞击柱;135、方板;14、配重块;2、导轮组件;21、底板;211、固定孔;22、侧板;221、绳挡板;222、绳挡柱;23、导轮;231、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1和导轮组件2。对重框架1包括对重顶框11、对重底框13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对重立框12,对重顶框11、对重底框13和两个对重立框12均由钣金件弯折而成,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加工,采用钣金件进行弯折加工,具有节省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生产费用的优点。导轮组件2包括底板21、两个侧板22和导轮23,两个侧板22位于底板21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侧板22与底板21一体成型,通过钣金件弯折加工而成。导轮23位于两个侧板22之间且与两个侧板22转动连接,导轮23上设有盛放钢丝绳的绳槽231。参照图1和图2,侧板22沿底板2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共同连接有绳挡板22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1)和导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架(1)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定位孔(113),两个位于同一对角线的所述定位孔(113)构成定位孔组(114);所述导轮组件(2)包括底板(21)、两个侧板(22)和导轮(23),两个所述侧板(22)位于底板(2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导轮(23)位于两个侧板(22)之间且与两个侧板(22)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与定位孔组(114)对应的固定孔(211),所述导轮组件(2)通过固定孔(211)与对重框架(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1)和导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架(1)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定位孔(113),两个位于同一对角线的所述定位孔(113)构成定位孔组(114);所述导轮组件(2)包括底板(21)、两个侧板(22)和导轮(23),两个所述侧板(22)位于底板(2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导轮(23)位于两个侧板(22)之间且与两个侧板(22)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与定位孔组(114)对应的固定孔(211),所述导轮组件(2)通过固定孔(211)与对重框架(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2)沿底板(2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共同连接有绳挡板(221),所述绳挡板(221)整体呈匚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2)共同穿设有多根绳挡柱(222),多根所述绳挡柱(222)均位于导轮(23)下方且沿导轮(23)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架(1)包括对重顶框(11)、对重底框(13)和两个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华钱孝通杭愉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多菱电梯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