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59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速梯对重架,涉及井道提升设备配重领域,包括对重框架和安装在对重框架内的对重块,对重块沿对重框架高度方向逐层排布,其特征在于:对重块包括至少两个对重组件,对重组件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排设置。对于现有技术中对重块体积和重量较大,搬运和安装较为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重块的运和安装更加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速梯对重架
本技术涉及井道提升设备配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速梯对重架。
技术介绍
电梯对重是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部分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对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此外,在带钢绳传动轮的卷扬机上,对重可以保持轿厢与对重一侧的钢绳分支所需的应力比值。为了在钢绳与钢绳传动轮绳槽之间得到适当的摩擦力,这是必要的。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对重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对重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对重架用槽钢或用3~5mm钢板折压成槽钢形后和钢板焊接而成。对重块的大小以便于安装或维修人员搬动为宜。现有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78110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对重块调动的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轮防护罩、空心轨导靴、对重框架、缓冲器底座和空心轨压码,所述对重框架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中部安装有对重轮,所述对重轮上方设置有对重轮防护罩,所述对重框架上端和下端左右两外侧均安装有空心轨导靴,所述对重框架下部设置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顶部所在的对重框架位置处设置有对重块压板,所述下梁下端中部安装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下方安装有缓冲器底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重块的设置要求尽可能的方便安装和搬运,而上述专利中的对重块为传统对重块,为避免对重块的高度过高,对重块的长度和宽度都较大,单一对重块的质量较大,不便于工人搬运和安装对重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速梯对重架,通过减小单一对重块的重量和体积,方便工人搬运和安装对重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和安装在所述对重框架内的对重块,所述对重块沿所述对重框架高度方向逐层排布,所述对重块包括至少两个对重组件,所述对重组件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层内单一的对重块分为多个对重组件,单一的对重组件重量和体积远小于一整块的对重块,搬运和安装更加的省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重块的安装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槽钢形框架和固定在所述槽钢形框架上下两端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对重块为两端插接在槽钢形框架中的中字形配重块,所述对重组件包括两块结构对称的T字形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两端插接在槽钢形框架内,槽钢形框架能后对对重块进行较好的水平限位,阻止对重块的调动;两个T字形的对重组件组合呈一个中字形的对重块,方便对重块的搬运和安装,槽钢形框架的滑槽结构能够对两个对重组件进行较好的水平限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组件上可拆卸固定有吊挂辅助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挂辅助件在安装对重组件时吊挂对重组件,方便对重组件进行提拉操作,提高对重块的安装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挂辅助件为吊环螺栓,所述对重组件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吊环螺栓相配合的吊挂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环螺栓旋接在吊挂螺纹孔中,工人可以通过对吊环螺栓的吊环提拉进而控制对重组件的移动,方便将对重组件的端部插入槽钢形框架中完成对重组件的安装和位置调整,提高对重块的安装效率;每安装好一层的对重块,将其上的吊环螺栓旋转拆除,方便进行上一层的对重块安装或安装对重块压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组件的底部靠近另一所述对重组件一侧开设有助力斜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重组件的安装,同一层的两块对重组件安装使是分先后安装的,在将一块对重块安装在对重框架中后,会占用该层的安装空间,安装另一块对重组件时,已安装好的对重组件会后安装的对重组件产生阻碍,助力斜角的开设有缩小了对重组件的底部面积,并提供了倾斜的导引面,便于后安装的对重组件插入先安装的对重组件与槽钢形框架之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的上端设置有钢缆吊轮,所述对重框架的上端固定有用于固定所述钢缆吊轮的吊轮固定架,所述吊轮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挡尘板,所述吊轮固定架上固定有钢缆防脱架且位于所述吊轮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的吊轮能够更均匀的对对重架进行吊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导靴和下导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导靴配合井道中的导轨,限制对重架的升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重框架的底部固定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对重架升降过程中受到的震动影响,避免对重块发生调动,提高对重架上表面;钢板设置在缓冲垫的底部和顶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垫包括相间设置的橡胶板和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橡胶板的轮廓完全相同,所述钢板位于所述缓冲垫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板和钢板相间设置,橡胶板在整个缓冲垫中发挥缓冲作用,钢板位于缓冲垫的底部,直接承受与其他结构的冲击,保护橡胶板,减少橡胶板收到的破坏,钢板与橡胶板的轮廓相同,钢板能够对橡胶板进行较好的保护,使整个橡胶垫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缓冲垫自身承受破坏的能力较强,缓冲垫的使用寿命更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常规的对重架中对重块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层,本技术通过多个水平高度相同的对重组件组合成单一的对重块,多个对重组件组成的对重块相对于整体式的对重块,在搬运和安装上都更为方便省力;2.中字形的对重块包括两块T形的对重组件,对重组件德尔两端插接在槽钢形框架的槽内实现对重组件的水平限位,槽钢形框架为常见的对重框架结构,对重组件能够适用于现有常见的对重框架,无需专门制造特殊结构的对重框架,减少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对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1、对重块;11、对重组件;12、吊挂螺纹孔;13、助力斜角;14、插接头;2、槽钢形框架;3、上横梁;31、吊轮固定架;32、挡尘板;33、钢缆吊轮;4、下横梁;5、吊环螺栓;6、上导靴;7、下导靴;8、缓冲垫;81、橡胶板;82、钢板;9、对重块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和对重块1,对重框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槽钢形框架2和固定在两根槽钢形框架2之间的上横梁3和下横梁4,对重框架内安装有固定对重块1的对重块压板9,对重块压板9与对重块1抵接,对重块压板9为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槽钢形框架2上的角铁形压紧件,两根槽钢形框架2上固定有对重块压板9以固定对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和安装在所述对重框架内的对重块(1),所述对重块(1)沿所述对重框架高度方向逐层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1)包括至少两个对重组件(11),所述对重组件(11)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和安装在所述对重框架内的对重块(1),所述对重块(1)沿所述对重框架高度方向逐层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1)包括至少两个对重组件(11),所述对重组件(11)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槽钢形框架(2)和固定在所述槽钢形框架(2)上下两端的上横梁(3)和下横梁(4),所述对重块(1)为两端插接在槽钢形框架(2)中的中字形配重块,所述对重组件(11)包括两块结构对称的T字形配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组件(11)上可拆卸固定有吊挂辅助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速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辅助件为吊环螺栓(5),所述对重组件(1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吊环螺栓(5)相配合的吊挂螺纹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荣电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