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常见的升降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商厦、学校、办公楼或户外景点等区域。轿厢和与轿厢匹配的轿厢架是电梯必不可少的重要配件,随着电梯技术的日益成熟,用户对电梯的平稳性、舒适性要求日益增高。公开号为CN1093359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轿厢架,包括下梁,所述下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梁,所述立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梁,所述下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该简易轿厢架,通过设置第一扭块,转动第一扭块,配合第一螺纹杆使得第一挤压块向中间聚拢在水平方向上挤压电梯轿厢,通过转动第一扭块配合第二螺纹杆使得第二挤压块向下移动在垂直方向上挤压电梯轿厢,配合连接板和限位板固定电梯轿厢,使得电梯轿厢更稳定,通过设置固定杆,固定杆配合阻尼弹簧和支撑块,使得固定杆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移动,可以对电梯轿厢进行减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导轮通过保护箱与上梁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包括顶梁(11)、底梁(12)和两个立梁(13),所述顶梁(11)、底梁(12)和两个立梁(13)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1)的顶部设导轮组件(2),所述导轮组件(2)包括整体呈匚字形的保护板和反绳轮(23),所述保护板包括横板(22)和两个立板(21),两个所述立板(21)位于横板(22)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反绳轮(23)位于两个立板(21)之间且与两个立板(21)转动连接;所述顶梁(11)和横板(22)共同转动连接有中心连接轴(114),所述中心连接轴(114)的中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顶梁(11)的顶部沿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包括顶梁(11)、底梁(12)和两个立梁(13),所述顶梁(11)、底梁(12)和两个立梁(13)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1)的顶部设导轮组件(2),所述导轮组件(2)包括整体呈匚字形的保护板和反绳轮(23),所述保护板包括横板(22)和两个立板(21),两个所述立板(21)位于横板(22)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反绳轮(23)位于两个立板(21)之间且与两个立板(21)转动连接;所述顶梁(11)和横板(22)共同转动连接有中心连接轴(114),所述中心连接轴(114)的中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顶梁(11)的顶部沿中心连接轴(114)的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圆弧腰型孔(113),四个所述圆弧腰型孔(113)的长轴线位于同一个圆上,其中一个所述圆弧腰型孔(113)的一端端部位于顶梁(1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横板(22)上设有四个连接孔(221),四个所述圆弧腰型孔(113)与四个连接孔(221)一一对应相交设置,所述连接孔(221)和圆弧腰型孔(113)内共同穿设有用于将导轮组件(2)和顶梁(11)固定连接的紧固件(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孔(221)均为长腰孔,四个所述连接孔(221)的长轴均沿横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架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13)整体呈匚字形,所述立梁(13)包括连接板(132)和两个侧板(131),两个所述侧板(131)均位于连接板(132)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梁(11)包括顶板(112)和两个匚字形的支撑板(111),所述底梁(12)包括底板(121)和两个匚字形的支撑板(111);所述顶梁(11)的两个支撑板(111)分别位于两个立梁(13)顶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12)位于顶梁(11)的两个支撑板(111)的顶部,所述圆弧腰型孔(113)位于顶板(112)上;所述底梁(12)的两个支撑板(111)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华,吴宇峰,孙彬敏,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多菱电梯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