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59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基座、主缓降装置和次缓降装置,基座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次缓降装置,主缓降装置包括主油缸、主顶杆和主撑板,基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主油缸,主油缸的内部套装有主顶杆,且主顶杆的底端固定有主撑板,次缓降装置包括次油缸、次顶杆和次撑板,基座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次油缸,且次油缸的内部套装有次顶杆,次顶杆的底端固定有次撑板。有益效果:通过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次缓降装置,利用液压油代替弹簧进行缓冲,在主油缸承受大部分的缓冲力后,将剩余的缓冲力均匀分到两侧的次油缸内,让缓冲更加平稳,同时降低主油缸内的压力,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部件
,具体为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七大系统,其中的重量平衡系统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在下降到井底时会与底座接触,为防止碰撞,需要进行缓冲,因此,提出一种平稳,可调缓冲高度的电梯对重缓冲装置。目前使用的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其主要采用弹簧压缩的方式进行缓冲,而弹簧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会立即停顿,导致对重框发生震荡,平稳性较差,且安装弹簧后,弹簧的高度固定,对重框只能够在下降到一定距离,与弹簧接触后才能够进行缓冲,无法对缓冲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通过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次缓降装置,利用液压油代替弹簧进行缓冲,在主油缸承受大部分的缓冲力后,将剩余的缓冲力均匀分到两侧的次油缸内,让缓冲更加平稳,同时降低主油缸内的压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在主油缸的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主顶杆,用于通过调整液压油的加入量调整主顶杆的伸出长度,便于增加缓冲距离,提高平稳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基座、主缓降装置和次缓降装置,所述基座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所述次缓降装置,所述主缓降装置包括主油缸、主顶杆和主撑板,所述基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所述主油缸,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主油缸的内部套装有所述主顶杆,且所述主顶杆的底端固定有所述主撑板,用于撑在地面上,所述次缓降装置包括次油缸、次顶杆和次撑板,所述基座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所述次油缸,且所述次油缸的内部套装有所述次顶杆,所述次顶杆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次撑板,便于分担冲击力。优选的,所述主油缸的顶壁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主顶杆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固定有主推盘。优选的,所述次顶杆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次油缸的内部固定有次推盘。优选的,所述主油缸的上端两侧均通过设有的输油管连通于所述次油缸上。优选的,所述主油缸的上,且位于所述输油管的下方连通有注油管。优选的,所述主顶杆与所述主油缸,所述次顶杆与所述次油缸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次缓降装置,利用液压油代替弹簧进行缓冲,在主油缸承受大部分的缓冲力后,将剩余的缓冲力均匀分到两侧的次油缸内,让缓冲更加平稳,同时降低主油缸内的压力,提高使用寿命。2、通过在主油缸的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主顶杆,用于通过调整液压油的加入量调整主顶杆的伸出长度,便于增加缓冲距离,提高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主油缸;3、主顶杆;4、主推盘;5、弹簧;6、主撑板;7、次油缸;8、次顶杆;9、次推盘;10、次撑板;11、输油管;12、密封圈;13、注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基座1、主缓降装置和次缓降装置,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次缓降装置,主缓降装置包括主油缸2、主顶杆3和主撑板6,基座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主油缸2,用于储存液压油,主油缸2的内部套装有主顶杆3,且主顶杆3的底端固定有主撑板6,用于撑在地面上,次缓降装置包括次油缸7、次顶杆8和次撑板10,基座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次油缸7,且次油缸7的内部套装有次顶杆8,次顶杆8的底端固定有次撑板10,形成三点支撑,提高缓冲的平稳性。优选的,主油缸2的顶壁内侧固定有弹簧5,主顶杆3的顶端,且位于弹簧5的下方固定有主推盘4,用于顶着主推盘4复位。优选的,次顶杆8的顶端,且位于次油缸7的内部固定有次推盘9,便于液压油推动次顶杆8下降。优选的,主油缸2的上端两侧均通过设有的输油管11连通于次油缸7上,用于均匀输送液压油。优选的,主油缸2的上,且位于输油管11的下方连通有注油管13,用于注油。优选的,主顶杆3与主油缸2,次顶杆8与次油缸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2,用于密封。本实施例中,电梯对重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如下:首先,将基座1焊接或通过螺杆固定于对重框的底部,使用的过程中,对重框降到井道最底部时,主撑板6先着地,随着对重框的下降,主撑板6顶着主顶杆3上升,缩入主油缸2内,将其内部的液压油通过两侧的输油管11挤压到次油缸7内,当次油缸7充入一定量的液压油后,开始挤压次推盘9将次顶杆8顶出,当次顶杆8着地时,就形成三个支撑点,共同撑起对重框,将冲击力分散,让缓冲更加平稳,同时减轻主油缸2的压力,随着对重框继续下降,液压油被压缩,继续吸收缓冲力,从而完成缓冲,当对重框升起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5弹起,顶着主推盘4下降,推着主撑板6复位,同时将两侧次油缸7内的液压油吸入到主油缸2内,恢复到原先状态,准备再次进行缓冲,经注油管13将液压油加入到主油缸2内时,调整加入量来改变主顶杆3的伸出长度,从而调整缓冲距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基座(1)、主缓降装置和次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所述次缓降装置,所述主缓降装置包括主油缸(2)、主顶杆(3)和主撑板(6),所述基座(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所述主油缸(2),所述主油缸(2)的内部套装有所述主顶杆(3),且所述主顶杆(3)的底端固定有所述主撑板(6),所述次缓降装置包括次油缸(7)、次顶杆(8)和次撑板(10),所述基座(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所述次油缸(7),且所述次油缸(7)的内部套装有所述次顶杆(8),所述次顶杆(8)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次撑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基座(1)、主缓降装置和次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主缓降装置和两个所述次缓降装置,所述主缓降装置包括主油缸(2)、主顶杆(3)和主撑板(6),所述基座(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所述主油缸(2),所述主油缸(2)的内部套装有所述主顶杆(3),且所述主顶杆(3)的底端固定有所述主撑板(6),所述次缓降装置包括次油缸(7)、次顶杆(8)和次撑板(10),所述基座(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所述次油缸(7),且所述次油缸(7)的内部套装有所述次顶杆(8),所述次顶杆(8)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次撑板(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2)的顶壁内侧固定有弹簧(5),所述主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若飞齐彦红杨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