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7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两个横跨机架,每个竖向支撑架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侧部支架,横跨机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架的上部,每个横跨机架上均设置有一个导轨,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同步带,一个侧部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带轮,另一个侧部支架上安装有两个张紧轮,一个侧部支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通过在机架上同步带,通过同步带带动机械手进行远距离的水平移动,同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导轨,能够对机械手的平移底座进行导向,能有效解决因工件运送距离大而导致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件自动抓取和码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
本技术属于机械手的移动平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自动化生产线上应用机械手直线平台非常普遍。直线平台可以按XYZ坐标形式搭建成直角坐标式与机械子配合即可实现三维空间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现有的IBC网片产品尺寸一般较大,而具重量重,采用传统机械手取料难以实现,具成本很高,所以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取料方式,需要两个人从设备上取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工件的取放和自动码垛时需要机械手平移距离过大,传统机械手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供机械手进行远距离平移的移动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通过在机架上同步带,通过同步带带动机械手进行远距离的水平移动,同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导轨,能够对机械手的平移底座进行导向,能有效解决因工件运送距离大而导致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件自动抓取和码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两个横跨机架,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侧部支架,所述横跨机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架的上部,每个所述横跨机架上均设置有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两个所述侧部支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平移底座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一个所述侧部支架上安装有两个与同步带相配合的带轮,另一个所述侧部支架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张紧同步带的张紧轮,两个所述带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侧部支架上,安装有带轮的侧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的伺服电机。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横跨机架的长度方向布设。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接近开关。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通过移动感应支架安装在导轨上。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套设在带轮和张紧轮之间,两个所述同步带分别布设在两个导轨的内侧,所述同步带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布设。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侧部支架的一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第一转轴呈同轴布设且其固定为一体。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一个侧部支架上,两个所述带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张紧轮通过轮架转动安装在另一个侧部支架上。上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导轨呈垂直布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两个横跨机架上分别设置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进行工件的取放并码垛时,只需要将机械手滑动安装在导轨上,就能够使机械手沿导轨进行水平移动,机械手只需要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和抓取操作,能有效解决因工件运送距离大而导致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件自动抓取和码垛的问题,工作效率高。2、本技术通过在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机械手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通过将同步带与平移底座连接,就可以通过同步带带动平移底座沿导轨移动。3、本技术通过在两个侧部支架上分别安装与同步带相配合的带轮和张紧轮,并在安装有带轮的侧部支架上设置伺服电机,能够为同步带提供一定的驱动力和张紧力,保证同步带的稳定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通过在机架上同步带,通过同步带带动机械手进行远距离的水平移动,同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导轨,能够对机械手的平移底座进行导向,能有效解决因工件运送距离大而导致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件自动抓取和码垛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图5为图1的D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1—竖向支撑架;1-2—横跨机架;1-3—侧部支架;2—导轨;3—同步带;4—带轮;5—张紧轮;6—第一转轴;7—伺服电机;8—轮架;9—接近开关;10—移动感应支架;11—电机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1-1,两个竖向支撑架1-1之间连接有两个横跨机架1-2,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侧部支架1-3,所述横跨机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每个所述横跨机架1-2上均设置有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2,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3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平移底座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3,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与同步带3相配合的带轮4,另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张紧同步带3的张紧轮5,两个所述带轮4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安装在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带轮4的侧部支架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6旋转的伺服电机7。实际使用时,通过在两个横跨机架1-2上分别设置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2,进行工件的取放并码垛时,只需要将机械手滑动安装在导轨2上,就能够使机械手沿导轨2进行水平移动,机械手只需要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和抓取操作,能有效解决因工件运送距离大而导致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件自动抓取和码垛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竖向支撑架1-1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平移底座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3,通过将同步带3与平移底座连接,就可以通过同步带3带动平移底座沿导轨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两个侧部支架1-3上分别安装与同步带3相配合的带轮4和张紧轮5,并在安装有带轮4的侧部支架1-3上设置伺服电机7,能够为同步带3提供一定的驱动力和张紧力,保证同步带3的稳定运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架1-1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梁,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均固定有供横跨机架1-2安装的横跨安装板;所述横跨机架1-2为矩形空心杆体;所述侧部支架1-3为矩形框架,所述侧部支架1-3的底部安装在竖向支撑架1-1两个立柱顶部的横跨安装板上,所述侧部支架1-3的一侧与横跨机架1-2的一端紧贴,所述侧部支架1-3与横跨机架1-2之间设置有斜撑。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沿横跨机架1-2的长度方向布设。实际使用时,所述导轨2的长度小于横跨机架1-2的长度,所述导轨2固定在横跨机架1-2的上表面且其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直角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紧贴横跨机架1-2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1-1),两个竖向支撑架(1-1)之间连接有两个横跨机架(1-2),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侧部支架(1-3),所述横跨机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每个所述横跨机架(1-2)上均设置有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2),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3)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平移底座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3),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与同步带(3)相配合的带轮(4),另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张紧同步带(3)的张紧轮(5),两个所述带轮(4)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安装在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带轮(4)的侧部支架(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6)旋转的伺服电机(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1-1),两个竖向支撑架(1-1)之间连接有两个横跨机架(1-2),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侧部支架(1-3),所述横跨机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架(1-1)的上部,每个所述横跨机架(1-2)上均设置有一个供机械手的平移底座滑动安装的导轨(2),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3)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带动平移底座进行水平移动的同步带(3),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与同步带(3)相配合的带轮(4),另一个所述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张紧同步带(3)的张紧轮(5),两个所述带轮(4)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安装在侧部支架(1-3)上,安装有带轮(4)的侧部支架(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6)旋转的伺服电机(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沿横跨机架(1-2)的长度方向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械手的水平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轨(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接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平刘官生张亚儒郎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龙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