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74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属于螺旋输送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螺旋输送机存在的螺旋过长,对接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螺旋,所述前螺旋的前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轴形状相同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内的另一端还套设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设在后螺旋的前端;所述连接轴为前连接棱形轴,所述后连接轴为后连接棱形轴,所述连接套为棱形连接套,棱形连接套的内腔与所述前连接棱形轴和后连接棱形轴的形状相同,均为多棱边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属于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广泛应用在矿山、冶金等行业进行材料的输送。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在螺旋输送较长时,往往需要两个螺旋绞龙进行对接。两两螺旋的对接,多采用法兰盘式、一字式、串轴式螺栓紧固联结,此联结方式结构强度低、极易扭曲变形、断螺栓、断轴,造成维修量工作大,给连续自动化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螺旋对接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此结构形式的棱轴联结,联结扭矩大、联结强度显著提高,轴的扭损概率几乎为零,此种联结结构形式增加了连接轴的自行调节调正技能。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包括前螺旋,所述前螺旋的前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轴形状相同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内的另一端还套设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设在后螺旋的前端;所述连接轴为前连接棱形轴,所述后连接轴为后连接棱形轴,所述连接套为棱形连接套,棱形连接套的内腔与所述前连接棱形轴和后连接棱形轴的形状相同,均为多棱边形。优选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棱形连接套外侧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一端与输送管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前连接棱形轴、后连接棱形轴和所述棱形连接套的内腔形状为六棱边形。优选的,所述的轴承为无油自润滑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多棱形的前连接棱形轴和后连接棱形轴通过棱形连接套对接,多棱形连接传输的扭矩大,连接强度高,扭损概率也相对的更低,输送效率更高。(2)本技术所述的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设置有无油润滑轴承和支撑套,通过支撑套为前螺旋和后螺旋的对接处提供牵引力,使得两者同心程度更高,输送的效率更高,输送运行的更平稳,零件损耗率因为设备的平稳运行而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棱形连接套的侧视图;图中:1、前螺旋;2、后螺旋;3、支撑套;4、棱形连接套;5、无油自润滑轴承;6、前连接棱形轴;7、后连接棱形轴;8、输送管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包括前螺旋1,所述前螺旋1的前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轴形状相同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内的另一端还套设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设在后螺旋2的前端;所述连接轴为前连接棱形轴6,所述后连接轴为后连接棱形轴7,所述连接套为棱形连接套4,棱形连接套4的内腔与所述前连接棱形轴6和后连接棱形轴7的形状相同,均为多棱边形。多棱形的前连接棱形轴6和后连接棱形轴7通过棱形连接套4对接,多棱形连接传输的扭矩大,连接强度高,扭损概率也相对的更低,输送效率更高。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棱形连接套4外侧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的一端与输送管壁8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套3为对接处提供平衡力,使得前螺旋1和后螺旋2对接时更加的平稳,同心程度更高,利于螺旋对物料的精确输送。所述的前连接棱形轴6、后连接棱形轴7和所述棱形连接套4的内腔形状为六棱边形。所述的轴承为无油自润滑轴承5。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使用时,将前螺旋1的前连接棱形轴6和后螺旋2的后连接棱形轴7均对接在棱形连接套4内,完成对接,棱形连接套4外侧支撑套3通过固定在输送管壁8上提供支撑力,确保前螺旋1和后螺旋2的同心,工作时,前螺旋1带动棱形连接套4旋转,并通过无油自润滑轴承5的而与支撑套3相对旋转,从而带动后螺旋2旋转,实现旋转力的传输。本技术主要运用于螺旋输送机进行两螺旋对接的场所。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螺旋(1),所述前螺旋(1)的前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轴形状相同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内的另一端还套设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设在后螺旋(2)的前端;/n所述连接轴为前连接棱形轴(6),所述后连接轴为后连接棱形轴(7),所述连接套为棱形连接套(4),棱形连接套(4)的内腔与所述前连接棱形轴(6)和后连接棱形轴(7)的形状相同,均为多棱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机棱形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螺旋(1),所述前螺旋(1)的前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轴形状相同且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内的另一端还套设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设在后螺旋(2)的前端;
所述连接轴为前连接棱形轴(6),所述后连接轴为后连接棱形轴(7),所述连接套为棱形连接套(4),棱形连接套(4)的内腔与所述前连接棱形轴(6)和后连接棱形轴(7)的形状相同,均为多棱边形。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峰韩其华苏承跃毕义胜郇宁张永增乔英祥张聪王方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