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电池状态估计领域。
技术介绍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BMS的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电压及温度等监测、状态估计、性能预测、热管理、均衡管理、安全管理及信息管理等。在以上功能中,精确估计电池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是整个BMS的核心,BMS中很多功能都是以SOC作为判断依据来实现的。常见的电池SOC估计方法主要有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及数据融合的智能算法等。(1)安时积分法安时积分法直接从SOC的定义出发,计算公式为:式中,SOC0是时间t0时初始SOC;CN是标称容量;η代表库仑效率;I是电流。安时积分法具有非常低的计算复杂度,被广泛用于在线SOC估计。一般认为安时积分法的估计精度受制于初始SOC值、自放电率、库伦效率、电流传感器误差和电池容量等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nS1,建立并联电池电路模型及数学描述方程;/nS2,制定并联电池SOC估计流程策略;/nS3,进行常规状态下以及差异状态下并联电池SOC估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S1,建立并联电池电路模型及数学描述方程;
S2,制定并联电池SOC估计流程策略;
S3,进行常规状态下以及差异状态下并联电池SOC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并联电池的电路模型为n阶,具体连接为:
每个单体电池i等效为开路电压Uocv,i与欧姆内阻R0,i串联,多阶极化电阻Ri,j与极化电容Ci,j并联后再与开路电压Uocv,i、欧姆内阻R0,i串联,形成串联支路单元,将n个单体电池的串联支路单元相并联得到并联电池的电路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建立电路描述方程包括如下:
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上述图1所示的n-RC等效电路模型描述方程,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U为端电压;Uocv为开路电压;Ui为极化电压;R0为欧姆内阻;Ri为极化内阻,Ci为极化电容,i=0,1,2,…,n;I为充放电电流。
对Ui进行离散化求解可得:
式中,t为系统采样周期;Ik为k时刻的电流;Ui,k为第i个RC网路在k时刻下极化电压。
如果已知模型参数Uocv、R0、Ri、Ci、电流及电压,可得:
假设:c=R0,根据式(4),则电池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数学关系如下:
针对极化电压Ui,从离散时间域转换到Z域如下:
U1[Z]=aZ-1U1[Z]+bZ-1I[Z](6)
由式(6)可得,将其代入式(5)中可知:
整理可得:
zU[Z]=aU[Z]+zUocv[Z]-aUocv[Z]-czI[Z]-(b-ac)I[Z](8)
求逆拉普拉斯变换可得:
U[k+1]=aU[k]+Uocv[k]-aUocv[k]-cI[k+1]-(b-ac)I[k](9)
将式(9)转化为输入输出方程yk=θkΦk形式,得:
其中,欧姆内阻和开路电压可从式(10)中推导出,表达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压及电流双约束的车用并联动力电池的最小包络线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制定并联电池SOC估计流程策略具体包括如下:
根据建立的并联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并联电池SOC估计的状态空间方程,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电路原理和安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梅,徐莹,乔思秉,陆东,王恩龙,李国春,赵秀亮,盘朝奉,何志刚,王平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