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具有多个排列设置且能够转动的转辊,筛分机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转辊绕接有传送带,第一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第二区域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上方设有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导料板末端一侧设有硬度测试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工作效率高,满足了工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当前,在隧道挖掘、岩土开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岩土块硬度的测量,进而调节盾构机的进给速度,从而延长盾构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在岩土工程中使用的盾构机成本较高,及时的反馈岩土块的硬度就能够极大的降低隧道挖掘、岩土开采的成本。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人工进行测量,效率较低,测量不准确,且工作环境大多较为恶劣,很多测试人员不愿前往现场,而且测量用岩土块需要人工筛选出所需要粒径的岩土块,劳动强度大,如果采用筛分机筛分,产生的噪音较大,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度快,满足了实际施工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包括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具有多个排列设置且能够转动的转辊,筛分机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转辊绕接有传送带,第一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第二区域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上方设有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导料板末端一侧设有硬度测试机构。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转辊两端与转辊架体转动连接,多个转辊端部之间绕接有传动链,至少一个转辊与转动驱动件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设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的多个转辊之间绕接有传送带,用于接收第二区域未漏下的岩土块,并对岩土块进行运送。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域下方设有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接收第一区域相邻转辊之间落下的岩土块。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硬度测试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导料板末端一侧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加荷锥头和第二加荷锥头,第一加荷锥头与加载驱动件连接,加载驱动件能够通过第一加荷锥头、第二加荷锥头对岩土块施加点荷载,硬度测试机构还包括压力检测件,用于检测对岩土块施加的点荷载。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加载驱动件采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油路与液压站连接,所述压力检测件采用安装在油路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油路内油压。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荷锥头和第二加荷锥头之间的工作台位置处设有漏斗结构,使得滑落的岩土块能够落入第一加荷锥头和第二加荷锥头之间。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漏斗结构的外周设有挡板,使得岩土块能够进入漏斗结构内部。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并联机器人连接有真空吸盘,并联机器人能够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固定岩土块。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将未筛分的岩土块倒入筛分机构,第一区域的转辊转动,带动岩土块运动,对岩土块进行筛分,筛出的岩土块进入过渡区域,其余岩土块从第一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空间落下,过渡区域的传送带将岩土块送入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空间落下的岩土块为满足试验粒径需求的岩土块,落入第一输送机构,并对岩土块进行运输,并联机器人将岩土块送入导料板,导料板上的岩土块滑落至硬度测试机构,硬度测试机构对岩土块进行硬度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具有筛分机构、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导料板及硬度测试机构,能够实现岩土块的自动筛分,并将满足试验要求的岩土块通过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导料板自动送入硬度测试机构,硬度测试机构对岩土块进行硬度测试,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试验时间短,劳动强度低,满足了工程对试验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的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筛分机构具有多个转辊,利用相邻转辊之间的空间对岩土块进行筛分,无需振动,产生的噪音小,对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小。3.本专利技术的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工作台具有漏斗结构及挡板,能够使得岩土块准确的滑落至第一加荷锥头和第二加荷锥头之间的位置,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4.本专利技术的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具有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区域,能够对不满足试验要求的岩土块进行运输,方便对废料进行收集。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导料板与硬度测试机构分布示意图;其中,1.筛分机构,2.第一输送机构,3.并联机器人,4.机器人架体,5.导料板,6.硬度测试机构,7.第二输送机构,8.导料板支架;1-1.架体,1-2.转辊,1-3.第一区域,1-4.过渡区域,1-5.第二区域,1-6.第三区域;5-1.引导部;6-1.工作台,6-2.测试机构架体,6-3.第一加荷锥头,6-4.第二加荷锥头,6-5.液压缸,6-6.漏斗结构,6-7.液压站,6-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的岩土块点荷载试验需要人工进行,试验时间长,效率低,无法满足工程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具有多个排列设置且能够转动的转辊,筛分机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转辊绕接有传送带,第一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第二区域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上方设有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导料板末端一侧设有硬度测试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具有多个排列设置且能够转动的转辊,筛分机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转辊绕接有传送带,第一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相邻两个转辊之间的距离,第二区域正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上方设有并联机器人,第一输送机构末端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导料板末端一侧设有硬度测试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两端与转辊架体转动连接,多个转辊端部之间绕接有传动链,至少一个转辊与转动驱动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设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的多个转辊之间绕接有传送带,用于接收第二区域未漏下的岩土块,并对岩土块进行运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下方设有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接收第一区域相邻转辊之间落下的岩土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块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测试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导料板末端一侧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加荷锥头和第二加荷锥头,第一加荷锥头与加载驱动件连接,加载驱动件能够通过第一加荷锥头、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振冰,万熠,孙尧,李亚男,贺翔,梁西昌,吴付旺,刘斌,朱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