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包括夹钳本体及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转向架连接;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通过在开孔中安装紧固件将第一壳体与转向架固定连接;设置在开孔内的紧固件外套设有至少一个保护衬套,保护衬套包括设置在紧固件两端的第一衬套,两个第一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衬套;第二衬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衬套,在正常状态下,第三衬套与第二衬套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之间的间距来改变第一衬套的承载量,从而使得第一衬套不会承载全部的制动力;通过多个保护衬套有机组合,不仅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且能够保证第一衬套不易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地铁和机车车辆的快速发展,夹钳制动器厂商面临着越来越短的交货期的压力,同时,列车转向架的多样性,对夹钳的悬挂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壳体通过悬挂架与转向架实现连接,悬挂架上设置多个螺栓组件,需要增加额外装置,不仅操作复杂,还增加成本;对于现有的连接方式,制动时橡胶衬套承载了全部的制动力,虽然起到了减震的功能,但会导致橡胶衬套的寿命偏低,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用于保护橡胶衬套不易受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包括夹钳本体以及与所述夹钳本体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下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转向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通过在开孔中安装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壳体与转向架固定连接;设置在开孔内的紧固件外套设有至少一个保护衬套,所述保护衬套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保护衬套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两端的第一衬套,两个第一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衬套,所述第三衬套接触开孔的侧壁,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三衬套与所述第二衬套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进一步地,当制动夹钳组件所受的外力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由正常状态切换为紧急状态,且在紧急状态下,所述第三衬套与所述第二衬套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套包括与所述紧固件接触的第一环、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外侧的第二环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外侧的第三环,所述第一环探出第二环和第三环,所述第一环和第三环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环由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衬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配合的台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紧固件接触的有第四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套设在第四衬套外,所述第四衬套为中空柱状结构,且所述第四衬套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衬套与第四衬套接触的端部设置有弧形面。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衬套靠近紧固件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开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涉及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可通过改变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之间的间距来改变第一衬套的承载量,从而使得第一衬套不会承载全部的制动力;通过多个保护衬套有机组合,不仅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且能够保证第一衬套不易受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连接方式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第二衬套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的第三衬套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夹钳本体,2-壳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3-转向架,4-开孔,5-紧固件,6-第一衬套,61-第一环,62-第二环,63-第三环,7-第二衬套,8-第三衬套,9-第四衬套,10-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具体结构参见图3和图4,其包括夹钳本体1、与夹钳本体1连接的壳体2(壳体2为夹钳本体的主要部件),所述壳体2与转向架3连接,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1及与所述第一壳体21连接的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设置在第二壳体22上;所述第一壳体21的具体结构如下:参见图3,所述第一壳体21优选为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4,通过在开孔4中安装紧固件5将所述第一壳体21与转向架3固定连接,所述开孔4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图3所示的主视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孔11沿左右方向延伸。开孔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三个、四个或多个;壳体的结构设计,不仅使得壳体与夹钳本体内部零部件的接口不变,而且使得壳体与转向架的接口转变为横向安装,可以省去原来的夹钳吊架等组件,从而减小了夹钳组件所占的安装空间以及轮子到安装中心的距离。所述紧固件优选为螺栓组件,设置在开孔内的紧固件5外套设有至少一个保护衬套,所述保护衬套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保护衬套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件5两端的第一衬套6,两个第一衬套6之间设置有第二衬套7,两个第一衬套一般用于承载常用承载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21靠近转向架的两侧分别与转向架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转向架的中部具有容置第一壳体的空间,装配后壳体和转向架构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确保夹钳组件相对转向架能够左右摆动,并且摆动后能够通过两个第一衬套来恢复到初始对中位置。所述第一衬套6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第一衬套6包括与紧固件5接触的第一环61、套设在第一环61外侧的第二环62以及套设在第二环62外侧的第三环63,所述第一环61和第三环63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优选为铜或钢,所述第二环62由橡胶制成,使得第一衬套6易定型且不易损坏。所述第一环61探出第二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钳本体(1)以及与所述夹钳本体(1)连接的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下的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转向架(3)连接;/n所述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4),通过在开孔(4)中安装紧固件(5)将所述第一壳体(21)与转向架(3)固定连接;设置在开孔(4)内的紧固件(5)外套设有至少一个保护衬套,所述保护衬套为中空柱状结构;/n所述保护衬套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件(5)两端的第一衬套(6),两个第一衬套(6)之间设置有第二衬套(7);所述第二衬套(7)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衬套(8),所述第三衬套(8)接触开孔(4)的侧壁,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三衬套(8)与所述第二衬套(7)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钳本体(1)以及与所述夹钳本体(1)连接的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下的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转向架(3)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4),通过在开孔(4)中安装紧固件(5)将所述第一壳体(21)与转向架(3)固定连接;设置在开孔(4)内的紧固件(5)外套设有至少一个保护衬套,所述保护衬套为中空柱状结构;
所述保护衬套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件(5)两端的第一衬套(6),两个第一衬套(6)之间设置有第二衬套(7);所述第二衬套(7)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衬套(8),所述第三衬套(8)接触开孔(4)的侧壁,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三衬套(8)与所述第二衬套(7)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制动夹钳组件所受的外力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由正常状态切换为紧急状态,且在紧急状态下,所述第三衬套(8)与所述第二衬套(7)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悬挂方式的紧凑式制动夹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6)包括与所述紧固件(5)接触的第一环(61)、套设在所述第一环(61)外侧的第二环(6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环(62)外侧的第三环(63),所述第一环(61)探出第二环(62)和第三环(63),所述第一环(61)和第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季祥,E·富德雷尔,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