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427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黏胶体,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绝缘连接体,连接导线;防夹条本体由中空防夹管、防夹底座构成,第一导电体与中空防夹管相嵌套连接,第二导电体通过绝缘连接体悬于第一导电体的内腔;第一、第二导线贯穿于第一、第二导电体内部;黏胶体与防夹底座相连;防夹管体端部设有电阻,电阻、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导线之间依次电连接,连接导线一端设有导线插口,与防夹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优点在于:装卸简单,当夹到异物时,会压迫防夹条本体,使第一、二导电体接触,短路电阻,产生相应的电流变化,其信号传递给系统的ECU,实现防夹功能,其防夹触发角度达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
本技术涉及技术防夹
,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自动化的技术集成于汽车内,例如很多车型的车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动开启与关闭,这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对于每一位乘坐汽车的人来说,对意外的安全保护措施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汽车车门的快速关闭造成的乘客尤其是小孩子的不经意间被车门夹住的问题,在很多城市中也都发生过汽车车门伤乘客的现象。汽车车门及相关部件的关闭安全设计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方面,成为人们购买车辆时所考虑的方面之一。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0884442.5,公开了一种灵敏度高、便于安装、成本低的汽车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金属骨架、密封盖、连接导线、导线接口和防夹控制器,所述连接导线与防夹条本体的连接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绝缘橡胶体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在导电体内设置导线,在防夹条本体的端部设置电阻,所述绝缘橡胶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装配件,所述金属骨架设有装配槽,装配件可插入金属骨架的装配槽内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夹条本体,黏胶体,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绝缘连接体,连接导线;所述防夹条本体由中空防夹管与防夹底座构成;所述中空防夹管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外壁与所述中空防夹管其内壁相嵌套,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通过所述绝缘连接体相连,所述第二导电体悬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腔;所述第一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部,所述第二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其内部;所述黏胶体与所述防夹底座相连;所述防夹条本体其端部设有一个电阻,所述的电阻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其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夹条本体,黏胶体,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绝缘连接体,连接导线;所述防夹条本体由中空防夹管与防夹底座构成;所述中空防夹管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外壁与所述中空防夹管其内壁相嵌套,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通过所述绝缘连接体相连,所述第二导电体悬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腔;所述第一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部,所述第二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其内部;所述黏胶体与所述防夹底座相连;所述防夹条本体其端部设有一个电阻,所述的电阻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其另一端与连接导线其一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其另一端设有导线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