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3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子引射管以及第二子引射管,第一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和第一混合部,第二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和扩散部,还包括有与第一子引射管相联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带动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的外伸或内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引射管的混合长度以喉口面积的适应性调节,从而实现在调整燃烧器的出火孔喷射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速度,即将混合气的喷射速度调整到高于燃烧器的混合气燃烧速度,从而实现不发生回火的和谐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厨具,尤其是使用最狂反的大气式燃气灶具。设置在燃气灶内的引射器中燃气灶重要的一个部件,其作用是将燃气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充分燃烧的效果。燃气灶在工作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气源,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在引射器的引射管的进口通入燃气与空气,两者根据比例混合后,才能实现充分燃烧,达到较好的燃烧效果。根据燃气锅炉中的燃烧气体燃料的方法,比如一预混燃烧器,燃气和空气以最适宜燃烧的混合比例预先混合,然后供应至火孔表面以进行燃烧。即、由燃气注入口的喷嘴喷射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混合气流入混合室后,混合气通过火孔供应到燃烧室,并在燃烧室内燃烧。现有相关技术中的通常的燃烧器包括燃气阀,其调节供应到燃烧器的燃气压力,喷嘴,其喷射通过燃气阀供应的燃气,混合气流入口,从喷嘴喷出的燃气通过该混合气入口混合并被供应,燃烧器的内部空间,通过混合气流入口供应的混合气供应至此内部空间,以及包括多个火孔的火盖以喷射供应到内部空间的混合气至燃烧室。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大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高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高输出的目的。反之,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小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低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低输出的目的。在此情形中,通过火孔喷射到燃烧室的混合气的速度,受制于由燃气阀控制而决定的燃气压力。也就是说,如果燃气压力高,通过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也高。然而,根据具有上面提到的结构的燃烧器,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小时,如果燃气在低压下供应,由于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火焰会在面对燃烧室内部的火盖板的内表面产生。结果,就有燃烧不正常的问题,即、发生回火。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小于一个预定速度,则会发生在火孔内部产生火焰的回火。然而面对上述问题,如果燃气在低压下供应,从现在方式来看是保持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不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其核心是提高一次空气系数,增强引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大气式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呢?如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如专利号为ZL201310122553.X(授权公告号为CN10323420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引射管》其公开了一种其内腔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喇叭段、过渡段和与燃烧器炉头相适配的尾接口,且喇叭段与过渡段之间形成吼口,所述喇叭段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喉口处横截面形状与喇叭段相同,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从与所述喉口相同渐变为与所述尾接口横截面相同。同时喇叭段横截面逐渐减小,过渡段的横截面逐渐变大,这样可使进入过渡段内腔的燃气流与空气充分混合,有效改善具有该种引射管的燃烧器的一次空气补给,提高其一次空气系数,从而提高燃烧器的能效。除了上述改变截面积的方式,影响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还决定于燃气和一次空气在引射管中流动的动能损失的大小,而引射管的长度则决定动能损失的大小,为此,要提高引射管中燃气与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除了考虑上述截面积的变化之外还需要在长度方面进行改进,以保持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不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混合气低输出的情况下,还能防止产生回火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通过提高一次空气的引射能力进而进一步防止产生回火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子引射管,所述第一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和第一混合部;第二子引射管,所述第二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和扩散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内;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相联动,所述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的外伸或内缩。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用来驱动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的外伸或内缩的第一致动件。实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的外伸或内缩,实现的方式有多种,从简单的实现方式考虑,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有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齿轮,以及由所述齿轮带动而沿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轴线方向一定范围内运动的传动条,所述传动条包括用于与所述齿轮咬合的齿条部,所述第一致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条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致动件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于入气口端对应的管壁外围一体设置,所述收缩部的口径自第一子引射管于入气口端向所述第一混合部逐渐变小。第一致动件还可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子引射管于入气口端对应的管壁外围一体联动,为从结构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第一致动件与第一子引射管于入气口端对应的管壁外围一体设置。为了防止第一子引射管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移动的过程中与喷嘴不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传动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嘴座,所述喷嘴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之入气口端相对的喷嘴。进而实现喷嘴与第一子引射管之入气口端同步移动,不存在位移差。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由于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大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高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高输出的目的。反之,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小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低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低输出的目的,为了实现燃烧器高的输出量和低的输出量的两种状态下,一次空气和燃气形成混合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仍然能对应地适应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除了上述的改变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的相对距离,还需要同时通过改变喉口截面积的方式,选择改变喉口截面积的原因在于,喉口决定引射管最终的引射能力,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喷射速度还取决于喉口截面积的大小,当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的相对距离变小时,能减少燃气和一次空气于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中通道阻力,以避免削弱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动能,减少动能损失,进而提高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喷射速度;同时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喷射速度还受制于喉口的截面积,也就是说,如果喉口的截面积大,通过喉口的混合气的速度小,喉口的截面积小,通过喉口的混合气的速度大,为此,优选地,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末端口径最小处为喉口,所述第二子引射管包括有出气口端,所述扩散部的口径自该喉口向第二子引射管之出气口端逐渐变大,所述扩散部还包括有能改变所述喉口之口径大小的调节结构。喉口之口径大小的调节需与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的相对距离同步。为了实现调节环能改变喉口内围的截面积,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调节环,位于所述喉口内围,包括有至少两个能围成一圈口径小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第一子引射管(1),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11)和第一混合部(12);/n第二子引射管(2),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21)和扩散部(22);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插入至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内;以及/n驱动机构(3),该驱动机构(3)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相联动,所述驱动机构(3)能带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的外伸或内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第一子引射管(1),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11)和第一混合部(12);
第二子引射管(2),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21)和扩散部(22);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插入至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内;以及
驱动机构(3),该驱动机构(3)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相联动,所述驱动机构(3)能带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的外伸或内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与所述第一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用来驱动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的外伸或内缩的第一致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有由所述第一电机(31)驱动转动的齿轮(32),以及由所述齿轮(32)带动而沿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轴线方向一定范围内运动的传动条(33),所述传动条(33)包括用于与所述齿轮(32)咬合的齿条部,所述第一致动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条(3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件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于入气口端(13)对应的管壁外围一体设置,所述收缩部(11)的口径自第一子引射管(1)于入气口端(13)向所述第一混合部(12)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条(33)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嘴座(331),所述喷嘴座(3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之入气口端(13)相对的喷嘴(332)。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末端口径最小处为喉口(221),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包括有出气口端(23),所述扩散部(22)的口径自该喉口(221)向第二子引射管(2)之出气口端(23)逐渐变大,所述扩散部(22)还包括有能改变所述喉口(221)之口径大小的调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猛陈迪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