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30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处理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投放通道管,处理箱体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滤水箱,滤水箱的底部连接有液态收集箱,处理箱体底端位于滤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固态收集箱,处理箱体内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板,处理箱体内部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板,处理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口,渗水口的内部安装有沥水板,处理箱体的底部位于渗水口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掉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有效的将干湿垃圾分离,避免干湿垃圾混合后水分无法排出,影响对垃圾的回收处理,提高了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是是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废弃物,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及城市人口日益剧增,垃圾的产量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如果将干的湿的垃圾混合在一起,不仅容易发生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且水分无法排出,给回收垃圾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对干湿垃圾分离技术不够完善,垃圾投放后没有系统的处理,垃圾堆放占据过多空间,导致运输不便,且过滤湿垃圾的滤板时常会发生堵塞,无法完整的分离出干湿垃圾,使干垃圾仍然带有未去除的湿垃圾,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处理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投放通道管,所述处理箱体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滤水箱,所述滤水箱的底部连接有液态收集箱,所述处理箱体底端位于滤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固态收集箱,所述处理箱体内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的顶端连接有覆盖板,所述处理箱体内部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板,所述处理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口,所述渗水口的内部安装有沥水板,所述处理箱体的底部位于渗水口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掉落口;所述滤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安装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中部连接有把手,所述滤水箱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固态收集箱的内部安装有斜块,所述固态收集箱远离液态收集箱的一端安装有防护门。优选的,所述沥水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处理箱体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卡接杆,且卡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与其相卡接,所述卡接杆的外表面环绕有挤压弹簧,所述卡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优选的,所述斜块位于掉落口的正下方,且与水平面角度为40度。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和滤水箱之间通过滑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清理板的上表面附着有毛刷。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拉块固定连接,所述拉块的一侧通过位于卡接杆上的挤压弹簧与处理箱体的一侧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沥水板和掉落口,利用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将垃圾挤压,挤出污水并从沥水板渗出,留下的固态垃圾从掉落口排出,有效的将干湿垃圾分离,避免干湿垃圾混合后水分无法排出,使垃圾腐烂发出臭味,影响对垃圾的回收处理,提高了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2.设置有滤水箱、卡槽、清理板、把手和过滤板,挤压垃圾过程中,会有固态垃圾被挤压堵住沥水板,利用清理板可将沥水板上的孔洞清理干净,且通过卡槽和清理板的配合使用,使清理更简便,利用过滤板可防止有固态垃圾掉落至液态收集箱,使垃圾分离不彻底,进一步提高了干湿垃圾分离的工作效率。3.设置有凹槽、拉块、挤压弹簧和卡接杆,利用沥水板和处理箱体的卡接,能够使沥水板在挤压过程中更稳定,且通过卡接杆和拉块的配合使用,使得沥水板拆卸安装更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处理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滤水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沥水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处理箱体;2、投放通道管;3、滤水箱;4、液态收集箱;5、固态收集箱;6、第一气缸;7、第一挤压板;8、覆盖板;9、沥水板;10、掉落口;11、第二气缸;12、第二挤压板;13、斜块;14、过滤板;15、卡槽;16、清理板;17、把手;18、渗水口;19、防护门;20、拉块;21、挤压弹簧;22、卡接杆;2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处理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投放通道管2,处理箱体1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滤水箱3,滤水箱3的底部连接有液态收集箱4,处理箱体1底端位于滤水箱3的一侧安装有固态收集箱5,处理箱体1内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板7,第一挤压板7的顶端连接有覆盖板8,处理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板12,利用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12将垃圾挤压,挤出污水并从沥水板9渗出,处理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口18,渗水口18的内部安装有沥水板9,处理箱体1的底部位于渗水口18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掉落口10,将固态垃圾排入固态收集箱5,有效的将干湿垃圾分离,避免干湿垃圾混合后水分无法排出,使垃圾腐烂发出臭味,影响对垃圾的回收处理,提高了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滤水箱3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5,卡槽15内部安装有清理板16,清理板16的上表面附着有毛刷,有效的清理沥水板9上堵塞的固态垃圾,提高了分离的工作效率,清理板16的中部连接有把手17,滤水箱3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14,过滤板14和滤水箱3之间通过滑块活动连接,过滤板14可防止有固态垃圾掉落至液态收集箱4,使垃圾分离不彻底,进一步提高了干湿垃圾分离的工作效率,固态收集箱5的内部安装有斜块13,斜块13位于掉落口10的正下方,且与水平面角度为40度,垃圾掉落至斜块13上,顺着斜块13下滑至固态收集箱5的一端,避免堆积在掉落口10下方,影响下次的掉落,固态收集箱5远离液态收集箱4的一端安装有防护门19,沥水板9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凹槽23,处理箱体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卡接杆22,且卡接杆22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3的内部并与其相卡接,卡接杆22的外表面环绕有挤压弹簧21,卡接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0,挤压弹簧21的一端与拉块20固定连接,拉块20的一侧通过位于卡接杆22上的挤压弹簧21与处理箱体1的一侧传动连接,能够使沥水板9在挤压过程中更稳定,且通过卡接杆22和拉块20的配合使用,使得沥水板9拆卸安装更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过程中,首先启动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带动第二挤压板12向左行进,至第二挤压板12到达沥水板9的边缘处,将干湿混合垃圾从投放通道管2倒入处理箱体1的内部,直至放入的垃圾堆积到一定高度,启动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投放通道管(2),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滤水箱(3),所述滤水箱(3)的底部连接有液态收集箱(4),所述处理箱体(1)底端位于滤水箱(3)的一侧安装有固态收集箱(5),所述处理箱体(1)内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板(7),所述第一挤压板(7)的顶端连接有覆盖板(8),所述处理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板(12),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口(18),所述渗水口(18)的内部安装有沥水板(9),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部位于渗水口(18)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掉落口(10);/n所述滤水箱(3)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内部安装有清理板(16),所述清理板(16)的中部连接有把手(17),所述滤水箱(3)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14),所述固态收集箱(5)的内部安装有斜块(13),所述固态收集箱(5)远离液态收集箱(4)的一端安装有防护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投放通道管(2),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滤水箱(3),所述滤水箱(3)的底部连接有液态收集箱(4),所述处理箱体(1)底端位于滤水箱(3)的一侧安装有固态收集箱(5),所述处理箱体(1)内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挤压板(7),所述第一挤压板(7)的顶端连接有覆盖板(8),所述处理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挤压板(12),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口(18),所述渗水口(18)的内部安装有沥水板(9),所述处理箱体(1)的底部位于渗水口(18)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掉落口(10);
所述滤水箱(3)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内部安装有清理板(16),所述清理板(16)的中部连接有把手(17),所述滤水箱(3)的中部安装有过滤板(14),所述固态收集箱(5)的内部安装有斜块(13),所述固态收集箱(5)远离液态收集箱(4)的一端安装有防护门(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标谈金张家祥丁疆徽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新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